返回列表 发帖

广西万亩檀香讲述,檀香木与布达拉宫的主供佛

在佛教领域里,一直把檀香树称为“神圣之树”。
除了檀香树的名字与梵语有关之外,更为重要的是自佛祖诞生以来,就与檀香树结下了不解之缘。几千年来,在佛教漫长的传播过程中,佛教始终和檀香木结伴而行,形影不离,有佛必有檀。檀香为弘扬佛法发挥了重要作用,佛教在全球范围内不断传播、弘扬,也使檀香的知名度越来越高,使用范围越来越广,价值越来越高,也就有了”佛教无檀香不传,檀香无佛教不贵”之说。
檀香木与布达拉宫的主供佛
布达拉宫纪录片
布达拉宫最早的建筑物当属法王洞。在红宫第六层的北面,有吐蕃时期保存下来的法王洞。这个洞开凿在红山,也就是玛布日山顶部的岩体当中,与红山连为一体,是布达拉宫最为奇特、最为传奇、最为古老的建筑。
洞里有一个炉灶,灶上还有颜色幽暗的石锅等东西,据说是松赞干布用过的实物。在这里,松赞干布和中国大唐的文成公主举行了盛大婚礼。法王洞面积不到30平方米,洞壁四周被香烟熏得漆黑透亮,洞内供有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等的塑像。
松赞干布、文成公主、赤尊公主
据记载,1300年前的布达拉宫共建房999间,加上法王洞共1000间。规模十分宏大,后因雷电火灾和战乱仅存法王洞和超凡佛殿两处。超凡佛殿在法王洞上面一层,藏语名为帕马拉康,又称圣者佛殿、观音佛堂。
殿内供奉松赞干布的本尊佛,也是布达拉宫的主供佛,帕巴洛格夏日佛,即观音菩萨,就是用檀香木雕塑的。在檀香木的表而镀着金,佩着许多珠宝。
布达拉宫镇宫之宝——帕巴洛格夏日佛像
(中间那座由天然成形的檀香木雕塑)
关于此佛像的来历传说较多,大家比较公认的有两种:
1传说之一
此佛像是松赞干布在重建布达拉宫时发现一棵存放于宫内多年的巨型檀香树干突然开裂,从里而找到四座佛像,其中之一为观音菩萨像,只见他开口道:“松赞干布是我的化身,我即为藏王松赞干布本尊”。
2传说之二这尊佛像是公元7世纪时,松赞干布从尼泊尔和印度交界处迎到西藏的,佛高1.18米,由一根上等檀香木雕刻而成,至今已有1370多年的历史。
传说正确与否无关紧要,檀香木佛像的存在却是不争的事实。
据说,该佛像1300多年来历经磨难,几次被掳掠,但每一次又都会奇迹般地回到布达拉宫。
第一次是在1616年, 四世达赖喇嘛突然意外身亡,为了复仇,布达拉宫格鲁派的首领派人带上雪域高原的至宝帕巴洛格夏日佛作为信物去蒙古请援兵,但最后兵败,帕巴洛格夏日佛也不知去向。
27年后,五世达赖喇嘛重修布达拉宫,由于没有了镇殿之宝,布达拉宫外景一角大家都有些失落和无所适从。没想到在1645年,藏历的三月二十九日,也就是重建布达拉宫举行净地典礼的前一天,蒙石固始汗的妃子专门派人将此佛送达。众僧感慨万千,一再真诚地祈祷,感谢上天的眷顾,因缘际会,物归原主,吉祥圆满。回归62年后,帕巴洛格夏日佛又一次遭到厄运。1717年,强横好战的蒙古骑兵奔袭西藏,虽然打着保护七世达赖喇嘛的名义,但进藏以后公开抢劫了3天,连寺院、神殿也难以幸免。帕巴洛格夏日佛佛像再遭劫难,又一次被掳走。当时蒙古骑兵是朝着新疆方向逃窜的。
据资料介绍,如果神像真的被带到新疆,那就可能永世与布达拉宫无缘了。因为被他们掠夺的无数珍宝都在西北滚滚黄沙和战争烈火之中消失殆尽,没有一件能够返回西藏。但是后来的藏王康济鼐在阿里狙击了北窜的蒙军,收缴了部分被掠夺的珍宝,其中就有帕巴洛格夏日佛,此佛像再一次失而复得。从那时起,帕巴洛格夏日佛就再也没有出过宫殿,一直完好地保留到现在。
这此神话般的传说、神奇的经历、悠久的历史,使得这尊佛像身价百倍,信徒深信它的威力无边,佑护着雪域的安宁和信徒们的幸福。尽管布达拉宫内供奉的各类佛像有数十万尊之多,也不乏用金、银、玉等高等材质塑造,但是用檀香木雕塑的这尊佛像长期以来一直被奉为布达拉宫的主供佛像,也是布达拉宫的“镇宫之宝”。
众多的佛教徒,千里跋涉,以虔诚之心,磕着长头来到布达拉宫,最大的心愿就是能亲眼目睹此尊佛像,皆以敬拜此佛为一生的荣耀。
千里磕长头的教徒,唯一的愿望是去布达拉宫敬拜主供佛
帕马拉康殿门的上方悬挂着同治皇帝御赐的“福田妙果”匾额,上面是用汉、藏两种文字刻写的。殿内还有顺治皇帝赐给五世达赖的8尊檀香木佛像。
今天的布达拉宫总能让到过这里的人留有深刻的印象,不论是它石木交错的建筑方式,还是宫殿本身所蕴藏的佛教文化内涵,都能让人感受到它的神秘和伟大。尤其是亲眼目睹传说中充满神奇色彩,法力无边的檀香木主供佛,更能令人感到一种满足、荣耀和自豪。
广西万亩檀香,  一路飘香。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