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左云县鹊儿山镇丁家村书记丁林玉民生访谈

  在过去的一年里,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鹊儿山镇丁家村范岗村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村民有了自己的净水设备,村民喝上了健康水放心水;村里党员活动室焕然一新;蔬菜大棚建起来,村里实现了集体增收,村民实现了家门口就业…而这些要得益于省联社泰安办事处的坚强支持以及选派第一书记丁林玉坚持不懈的努力。
  脱贫攻坚上下实功夫
  为村民办实事真服务
  2017年5月,泰安办事处选派丁林玉担任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鹊儿山镇丁家村范岗村“第一书记”,到任后丁林玉尽快转变角色,熟悉适应环境,扑下身子走进群众,深入农户家中座谈了解贫困原因,不到一个月时间就走遍了全村近50户村民及15户贫团家庭,还走访慰问了老党员,往届老书记老支部成员,通过走访增进了和群众的感情。
  驻村后,丁林玉首先帮助村集体抓党建强班子,提高基层党组织建设水平,组织制度建设,发挥模范带头作用,争取派驻单位支持,投资两万余元,帮助改善党员学习村委办公环境。
  村集体收入少,他便引进了山东能源集团银河光伏发电项目,投资10万元安装2万千瓦的光伏发电一处,预计年收入2万元,利润8000元全部纳入村集体收入;群众浇地困难,他便通过申报强村固基打井项目,投资10万元帮助打井,目前全村农业浇灌完全得到满足,有力促进了农业增收;贫困户生活困难,他便多次为贫困户送慰问金、粮、面、油,为老党员送防暑茶,还义务为贫困户捐送棉衣棉被等各式服装4次,现金及物资折款合计近7万元;村里没有净水设备,他便大力征得派出单位支持,投资近两万元为村民安装了大型名牌净水设备,使全村村民喝上了健康水放心水……
  一件件大事小事,只要群众需要,丁林玉都全心全意去争取去办,他这说:“我们作为选派第一书记,咱去了就一定要帮群众办点事实,不能辜负群众和村干部的期望。”
  丁林玉驻村后,得到了办事处和县委县政 府的大力支持,以及来自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鹊儿山镇丁家村党 委政 府的关心帮助,办事处多次派人到村里了解丁林玉的驻村情况,帮助解决困难,并带着钱和物品走访慰问高考录取的大学生。
  派出单位发挥坚强后盾
  为驻村书记保驾护航
  自2017年丁林玉驻村以来,泰安办事处认真落实“队员当代表、单位做后盾”工作要求,在人力、物力、财力等方面给予了大力支持,帮助驻村书记在建强基层组织、做好群众工作、落实惠民政策、拓宽致富门路、办好实事好事、壮大党员队伍等方面出谋划策,发挥优势,为驻村书记保驾护航。
  丁林玉驻村以来,泰安办事处以及东平农商银行领导多次深入基层,走访慰问群众,他们每到一户农家,都与他们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家庭的生活状况、困难诉求,特别是对老人的身体状况、孩子的上学、家庭成员就业和期盼解决的问题等,密切了干群关系,拉近了干群距离,取得良好效果。
  丁林玉说:“有了单位的大力支持,我们就有了依靠,干起工作来劲头也大了,底气也足了,我一定不会辜负单位领导对我的关心支持和帮助,今后我会以更加坚决的态度、更加有力的措施、更加严明的纪律、更加务实的作风,扎实把各项任务落到实处”。
  因地制宜
  建高标准蔬菜大棚
  山西省大同市左云县鹊儿山镇丁家村范岗村土地肥沃,人均占地高,群众一般以种植粮食作物为主,由于没有渠道,村民们从未种植过经济作物,年轻人也都以外出务工为主要经济来源,为充分利用该村优质土地资源,帮助贫困群众尽快脱贫,丁林玉考虑还是从土地入手,帮助建大棚种经济作物,来增加村民收入。没有资金怎么办,丁林玉帮助5户贫困户在东平农商银行申请“扶贫贷款”,共计25万解决了资金问题。怎样建大棚,农作物的种植都是技术活,为保证投入得到最大回报,丁林玉找到了之前在农商银行贷款的种植专业客户——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并积极将该合作社从岱岳区房村镇引进帮包村,从种子到技术指导销售服务到大棚承建给予一条龙服务。就这样占地10亩的8个蔬菜大棚在2017年10月份落成,从此改变了该村村民世代种植传统粮食作物的历史。
  丁林玉与村民决定主要种植西红柿,大棚建成后,为尽快让群众获利,利用种植空隙,他们在棚内种植了菠菜,丁林玉又积极联系各种销售渠道,并推动派出单位团购,最终当季棚内菠菜收获两万余元。“在第一书记丁林玉的帮助协调下,我们进行了产业结构调整,流转土地10亩,建有8个有机蔬菜大棚,主要种植以土杂肥为底肥的有机西红柿,达到绿色生态环保。即可带动贫困户增收分红,又可壮大村集体增收。”范岗村支书范学坤说道。
  如今大棚内2万余棵西红柿,都结出了饱满的果实,据了解,范岗村的大棚西红柿采用有机种植,纯天然无添加、不打农药,吃起来健康而且口感好。蔬菜成熟销售渠道也是个大问题,一是与新绿蔬菜专业合作社合作,二是开发新的渠道。该季度预计将产15万斤西红柿,长期稳定发展后,预计每年可实现利润6万元以上,不仅增加了农民收入也促进了本村种植结构调整,真正做到因村制宜、因村施策培育产业,实现村民致富、集体增收。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