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学生跳楼自杀事件引发的思考?


        2021年12月1日,北大附中南山分校高二(5)班的学生苏嘉慧,在学校因犯下“错误”情绪反常,在学校两次爬上5楼跳楼未遂。在母亲接到电话并说明没人在家的情况下,校方指派生活老师强行将其押送回家(苏嘉慧是住校生,当天星期三)。仅仅过去了不到一小时,这个刚升入高二的花季少女,从十五楼一跃而下,留给了家长数不尽的哀伤和困惑。那么,苏嘉慧的自杀是否与校方管理失职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同时与国内外黑恶势力入侵校园有关?值得社会沉思……
       一问:北大附中南山分校到底发生了什么?
       孩子的离去,嘉慧父母的天塌了,他们怎么也想不出来,一向优秀乖巧的女儿怎么会做出如此惨烈的选择。在他们心中,女儿一直是一个非常省心的孩子,成绩优异、品学兼优、多才多艺,是学校的三好学生,国旗班旗手,共青团员。就在前不久,她才刚被评为学生会文体部长,创办了校社团韩舞社并担任社长。国庆期间,她还跟爸爸、妈妈一起,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进行了68km的徒步游学活动。
      
       (苏嘉慧同学获得的奖状、奖牌及荣誉证书)
       星期天,也就是事故发生前的最后一个周日。爸爸在送她回学校的路上,她还在车上积极准备代表班级的《青年心向党 奋斗新征程》演讲视频录制,还在兴奋地向爸爸描述自己在上星期校体育运动会上是如何赢得了跳远第一名,被评为了优秀运动员……
      
      
       (苏嘉慧同学的演讲稿)
       事故发生之后,嘉慧父母像疯了一样,搜寻了记忆里的每一个角落,想要找出导致女儿离开的蛛丝马迹,然而都徒劳无功,直到有人提醒他们:悲剧发生那天,明明应该在学校上课的嘉慧,为什么会被送回了家?
       经过警方侦查取证,嘉慧父母终于拼凑出了,嘉慧回到学校的三天里,她所经历的一些碎片:星期天回程高速公路发生的堵车,因返校“迟到”十几分钟的小事,班主任等人不呵护,不谅解,不分青红皂白的苛责批评、被逼承认错误、泣泪的检讨书、孩子在青春期自尊心强,压抑的情绪波动大,导致录制演讲视频也做不到老师的要求,所以就被老师们继续冷嘲热讽恶语不断的伤害打击,引发了这场未遂的自杀预演……
      
       (苏嘉慧同学写的其中未完成的检讨书)
       然而,没有人告诉他们这些情况,他们唯一知道的是,老师在强行押送嘉慧回家之前,曾给嘉慧妈妈打过电话,在妈妈明确表明“家里现在没人的情况下,校的老师及相关领导不梳导,不合理采取相关措施,仍然粗暴、独断下命令强行派司机、派低素质的男性生活老师,及一位同学将嘉慧押送回家(这期间是否又发生了什么事情,都是值得警方调查的),交给了还在病态中的、非监护人的小姨。此时,嘉慧的精神饱受摧残、情绪非常不稳定、青春期叛逆心强委屈,自尊心被严重伤害,有严重自杀意向,校方领导及相关人员没有进行有效及时的疏导,甚至都没有告知家长实情,便将这个孩子当做一个“烫手山芋”,扔出了学校。就好比一颗“炸弹”在学校引爆,然后丢到家长的手里……
       等父亲 到家的时候,才知道悲情的发生,等待他们的,已经是一具倒在血泊中的冰凉尸体,成了坠落的“花朵”。令人惊奇的是,在学校中到底发生了什么?苏嘉慧到底又经历了什么呢?谁来还父母一个真相呢?
       再问:人之祸,谁之过?
       如不根治,引起各界重视,苏嘉慧式的悲剧,不是第一次,也不会是最后一次。
       嘉慧父母的绝望与崩溃,可能会随机降临到每一个家庭之中。
       当此类事故越来越多,我们除了可以指责这代孩子的脆弱和不坚强,能做的事情还有很多。
       对此,政府首先出台了“双减”政策,迈出了改变的脚步。
      
       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
       “双减”意见落地,在方案细则中,“心理健康”被提及了两次。
       随着双减政策的下发,各地也纷纷出台多项政策,落实加强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措施。
       据嘉慧爸爸回忆,当“双减”政策发布时,他跟女儿还进行了深入的讨论。正是出于对国家这一举措的支持,他下定决心,带着孩子在国庆期间,到井冈山革命根据地,接受历史文化教育。
       但嘉慧父亲疑惑的是,国家颁布“双减”政策,解放孩子们的双肩,为了扭转唯分数和升学率的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让学生们有时间在自己的兴趣和特长领域探索,学校是否做出相应的调整,建立了有效的管理机制。想必这一点,对每个在校学生的家长都值得警醒。
       学校和老师不仅对孩子的担当、付出视而不见,不欣赏、不包容,甚至言语辱骂打压,拿孩子充当自己面子、业绩的工具,孩子们的课业负担反而比“双减”之前更为隐蔽,让孩子产生一种割裂、矛盾的心理。
       这种现实与理想的割裂,加之政策的不适应性,全部集中在一个孩子的身上,矛盾、压力、困惑、委屈等等,成为将他们推向深渊的一把巨手。
       虽然从总体上看,各地对于“双减”政策执行落实良好,出台了很多细则,但仍有像北大附中南山分校这样的学校,落实还不到位、监管还不到位,如此懈怠酿成悲剧,还企图隐瞒推卸责任,此举显然是对中央“双减”政策的轻视,对生命的极度不负责任。
       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作风无异于欺骗家长,毁人子女,荼毒社会。只有实实在在地将“双减”政策落到实处,苏嘉慧式的悲剧才能越来越少,孩子们的学习质量、身心健康才能得到有效提升。
      
       更令人激愤的是,距此悲剧的发生已过去十天,校方至今未与学生家长进行有效沟通和善后协商,学校背后的投资方,只是委派法人的助理来出面协商,可见投资方对此事的轻蔑,对人命的冷漠,企图瞒报推诿责任。而北京大学附属中学(北京)一直未有代表出面,试问这样令人发指的行为岂是教书育人之举,更像是荼毒生命之为!
       三问:昂贵的学费,何以换来荒唐的做法
       苏嘉慧为何要选择以这种残酷而极端的方式结束生命?
       在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的简介中,各种荣誉写在最显眼的位置上:“广东省一级学校”“广东省教育现代化师范学校”“广东省高中教学水平评估优秀学校”“广东省教育国际化实验学校”。
       甚至在它的办学理念中,还赫然写着这样一句话——“回归教育本真,对孩子一生负责”。
      
       当初,正是看中了学校的这一承诺,让嘉慧父母放弃了送女儿出国的想法,他们还是选择了“北大附中”这一响亮的名头。
       然而,女儿的突然身亡,让所有的虚假现出了原形。
       事故发生之后,学校的表现让人心寒,学校主管部门迟迟不出面。几天后,走过场式的来到学生家里,要求家属不要做过激的行为,如此明显的违和感,让人无法接受。几天的求助无门,已经让两位年过半百的父母心力交瘁。
       北大附中这所学校为何如此操作?
       绝望的嘉慧父亲开始在网上搜索有关这所学校的资料。令他没有想到的是,在网上,人们对于这所学校的控诉比比皆是:
       “老师不负责任,上课很敷衍,还传播负面言论,打击学生,挑拨学生之间关系,恶语相向,自己不会讲题逼学生上去讲,经常搞形式主义。”
       “很多东北籍老师,重男轻女极为严重,经常人身攻击贬低女生,很多老师歧视差生、人身攻击差生……”
       “高考升学率造假,学校宣传的一些能上清北或985的学生,一般都是外籍或港澳台”
       “一学期将近6万的学费,和你享受的师资、校园环境、教学条件都是不成正比的。”
       “强制消费,收取费用不明,不跟家长说清,没有回执,只有班群通知。”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新校长上任后,制定多项不合理校规,如:学生离开教室后,课桌以及凳子上不准放置任何物品,包括书包与书……”
       甚至,这所打着“北大附中”名号的学校,竟然可能是个“加盟店”!更让人震惊的是,类似像苏嘉慧这样的悲剧并不是第一次发生!
       就是这样一个让很多毕业生在走出校门之后羞于启齿的学校,竟然堂皇之地存在在这么多年,无数亲历者、参与者、知情者的控诉,让嘉慧父母更加痛不欲生,自己竟然亲手将女儿送去了这样一所“贴牌”的学校!
       他们更加不明白:
       孩子在什么情况下,写下这绝命的检讨书?孩子在检讨书中流露出轻生念头,为何没有加以重视?
       为什么当孩子在学校跳楼未遂后,没有采取任何疏导,在父母不在家的情况下,执意强行送她回家?
       为什么没有告知父母实情,草率地将孩子放在家里交给非父母?
       为什么事故发生之后,校方一再掩盖真相,至今没有给家长一个清晰的答复?
       为什么这样的悲剧屡屡发生,学校仍然无动于衷,至今没有有效的应急预案出台?
      
       (这是苏嘉慧同学写的详尽检讨书)
       学校是实施教育的主要场所,承担着国家培养和教育下一代的公共职责,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却反其道而行之,将学校这片净土变成了一个敛财的工具,一个学生与家长们的噩梦!
       北大附中南山分校这种“甩锅”式处理,不仅让其办学宗旨成为一句笑话,更是对国家相关法律义务的忽视和侵犯:
       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三十九条规定,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学习、生活期间受到人身损害,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未尽到教育、管理职责的,应当承担责任。因此,学校对在校未成年学生担负的教育、管理和保护义务,一种种强制性法律义务。
      
       (北大附中深圳南山分校与为明教育到底是什么关系)
       没有人知道,在12月1日那一天,苏嘉慧在学校经历了怎样的对待,造成了多大的心理创伤!
       没有人知道,当她决绝地回到15楼的家,走向窗口一跃而下的时候,心里到底在想些什么?一家标榜办学20多年的“贴牌”学校,难道就是这样的应急处理措施吗?难道不知道5楼和15楼的区别吗?
       据那位负责押送苏嘉慧同学回家的生活老师说,学校相关人员并没有告诉他苏嘉慧在学校两次跳楼自杀的情况,如果知道有此情况,绝不会草率地将学生送回家,他对嘉慧的离去深感惋惜。而学校相关责任人的不当处理就等于过失杀人。
       没有人知道,在当下学校事故频发,初高中学生自杀率飙升的当下,如果学校和老师能提前做好心理疏导,做好应急预案,积极落实国家“双减政策”,是不是就能挽救她的生命?
       然而,时光无法倒流,这位花季少女永远离开了我们,给父母留下终生无法修复伤痛的同时,也给社会敲响了一道警钟。
       特此呼吁,救救孩子们!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