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为何中国经济周期变短了

形势比人强,经济风云再临新拐点。随着GDP增速放缓、通胀逐步回落,财政货币政策重回保增长之下,中国经济似已经切入又一崭新周期。尤其地,6月份2.2%CPI数据一公布,已经有不少专家学者担忧通货紧缩风险。较之去年通胀肆虐、泡沫横飞,经济风云以“热”为主,接下来一段时间,“冷”将成中国经济主题词。煤炭价格急跌、出口企业困境、发电量、PMI数据都注释了眼下的阵阵寒意。



两年前的2010年初,在CPI数据刚刚结束负增长,升至2%附近的时候,经济学家宋国青曾经感叹:“我们刚把通胀理出眉目,通缩来了;还没把通缩研究完,通胀又要来了。”而时至今日,只怕可以在这句感叹后面再续上一句:“还没把通胀分析清楚,通缩又再度悄然逼近。”确实,2008年之后的几年,让人感觉中国经济一直处于通胀和通缩迅速切换之中,货币政策更是因此而几乎一年一变。



20086月,那一轮通胀峰值8.7%CPI刚过不久,央行还在上调存款准备金率,当时的货币紧缩趋势看起来十分明确。但是,短短3个月后,CPI数据开始出现急跌,并在20092月出现负增长(-1.6%),通胀迅速转为通缩,货币紧缩立马被“降息、降准”政策组合取代,天量信贷不断出现,09年新增贷款高达9.6万亿元。



但是,仅仅时隔一年时间,到2010年的2月份,CPI就再度反弹至2%以上,随后不断走高,也创出了6.4%的高点。于是,2010年和2011年货币政策又进行严厉的收紧,存款准备金率更是一下子升至了21%,逼近理论红线,严重影响了金融系统流动性的正常运转,一刀切式紧缩也带来严重的中小企业融资危机。而2012年下半年以来,形势一目了然,通缩风险已被提及,CPI跌破2%渐成市场共识,而为了再度保增长,货币政策风向早已经转换。这就是短短几年间,中国宏观周期几乎一年一波动的真实故事。



1992年之后,中国经济进入市场化浪潮之后,经济学上定义的周期性特征开始明显。这20年,虽然历经几轮经济周期,“一收就死,一放就乱”,也常被专家学者提及,但是近四五年的周期如此之短,还尚属新现象。



比如,1993年到1998年算是一轮经济过热、通胀高位时期,1998年到2003年为经济低迷、长期通缩时期,而2003年到2008年也为一轮经济扩张周期。而且按照过往的经验,中国经济增长似乎存在着“三八定律”,也就是逢“3”的年份,中国经济必进入新增长周期,比如1993年和2003年,而逢“8”的年份,经济必然出现大幅下滑,比如1988年和1998年。整体来看,前几轮周期经历时间都较长,远远不会像近几年这般“恍如隔世、波诡云谲”。



对比分析来看,造成近五年的宏观周期之短,其核心原因是宏观调控之手,演化成了微观干预之剑,政策的忽左忽右、忽收忽放,彻底打乱了微观经济主体的决策步骤,造成整体经济效率的降低。



前几轮经济周期,虽然政府之手也干扰不断,但是很明显没有近几年这般离谱:第一,“国进民退”格局前有未有的推进,悉数控制几乎所有重点、高利润行业。上周本专栏曾经提及的2011中国企业500强数据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点。第二,货币闸门彻底失控,货币供应量在08年之后翻了一番,从近40万亿膨胀到90万亿,致使非理性繁荣萦绕中国经济,投机氛围十足。第三,地方政府和行政部门利益化趋势严重,为了维持自身的好日子,它们在经济实践中,本应担当“裁判员”的角色,现在它们也成了“运动员”。



上述三点,俨然是在近五年达到了史上最严重的程度。宏观调控变成微观干预,中国经济的半市场化、半管制格局形成固化态势。管制以“造租”、市场以“寻租”成为既得利益群体最“惬意”的制度状态。



而为了维持经济持续增长和社会和谐稳定,政府部门不得不寻求经济周期在迅速切换之际的平衡问题。这又进一步为宏观调控、经济刺激寻到了存在的理由,进而又更大程度地加剧了经济波动。



怎么办?唯有打破既有格局,才能解决问题。2013年,中国经济只怕会继续主动下滑,这就需要坚决忍受住转型的阵痛,而不是像08年那样不允许“优胜劣汰”机制发生作用。同时加大制度红利变革的进程,那么今后的十年中国经济将迎来一轮万象更新的新气象。而重启保增长、保投资、放货币、涨房价的老模式,中国经济也只能继续在“老麻烦”中打转。



正是因为08年我们错过了应有的调整,所以,2013年可能不会按照“三八定律”重启新繁荣,“三八”不得不颠倒。但这会为今后十年的大发展奠定基础。有了2013的“吐故纳新”,今后的转型自然水到渠成。摒弃掉老模式,制度变革可以做的事情很多,都是能够激发经济重新焕发生机、代表先进生产力方向的好东西。只有这样,中国经济周期才能回归正常状态。西安保温材料公司
www.888bwcl.com
西安保温材料














西安投影机
西安爱普生投影机 www.sxsuohong.com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