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帖子
- 11036
- 威望
- 0
- 金钱
- 22050
- 注册时间
- 2010-11-15
- 最后登录
- 2024-11-18
|
关闭朋友圈是怎样一番体验?
之前说关闭两个月朋友圈试试,现在快五十天,感觉可以写写了。
最直接的感受是,发现自己确实是不需要朋友圈的。刚开始的几天还会习惯性地点原来的地方去看看,后来完全就想不起来了,没有什么明显的「戒断反应」。如我所料,人的适应能力是很强的,进入任何一个(非极端的)新环境,都能很快将自己的身体和心理调节到位。
然后就是发现很多人是不知道朋友圈是可以「关闭」的(效果如下图)。以及,关闭时间线虽然被消除了,但是:
1)你还能把东西转发到自己的朋友圈里,别人依然能看到(但任何回复都不会有提醒);
2)你还是可以通过点击好友头像看他 / 她历史的朋友圈,以及点赞 / 留言;
3)关闭之后你的历史朋友圈不会被删除,仍然可以看到,等到恢复朋友圈功能的时候它们也都在。
这三点的设计,可以说给了用户很大的回旋空间。
由于笃信「输入与输出」的关系,所以对于持续优化自己的时间线这件事,我一贯都挺认真。之前倒是已经屏蔽了 90%+ 联系人的朋友圈(剩下 100-150 人左右),所以朋友圈里倒没什么常见的广告、微商、代购、晒娃、养生......这些东西。但有些内容仍然无法避免,比如:
1)和自己工作相关的信息,由于圈子小,很容易有被一堆人「刷屏」的现象。这种信息的冗余是很低效的。另外,有一次和一个科技 / 金融圈的朋友聊起来常看的博客来,他提到?Stratechery by Ben Thompson不错。我说,为什么?他答:虽然 Ben Thompson 常写的也是科技圈那些事,但由于常年居住在台湾,没有被硅谷那些人同化,所以会有一些「contrarian views」(与主流相反的观点)。这句话我一直记得。后来,有幸和徐皓峰聊天,感觉他独特的知识结构和判断体系也来自于一件事——远离人群。当然这是后话了。
独立思考是很难的。不被人同化也是很难的。就像 Marc Andreessen 说的,Original idea is hard by its nature;
2)由于自己的好朋友们也常关心(和我)类似的事情,所以他们在朋友圈输出的信息也多半也是冗余的。类似的东西我也经常能看到几遍——更重要的是,那些东西我在其他的平台上(稍等细说)也很大概率上可以看到,所以并不会漏过什么信息。另外,我的不少好朋友过去一年多都创业了,所以......;
3)我慢慢发现,虽然我的朋友们里面有各种大作家、思想家、艺术家和....段子手,但我,真的,不需要第一时间知道他们都在干什么。真的不需要。但这不代表我不爱你们...嗯。正因为我们没有了平时的点赞之交,我们才有动力真的找时间坐下来喝一杯,好好聊聊。
于是,关闭朋友圈好像成了自然的选择。而快两个月之后,我知道今年我应该都不需要重启朋友圈功能了。但是,完全关掉朋友圈仍然还是有一些小不方便,我打算用如下的一些小方法来弥补:
1)关掉朋友圈后,有时候缺少了和员工 / 同事互(tu)动(cao)的机会。此外,在这个没了谁都能转的世界,提醒一下他人自己的存在性还是有必要的,主要是为了工作(一个借口)。所以,偶尔发发有信息量的朋友圈还是需要的。「有信息量」四个字是关键;
2)在和好朋友 / 熟人 / 陌生人对话或见面之前,可以(稍微功利地)浏览一下他 / 她之前一阵的朋友圈,这样可以给你们的对话提供一个共同的语境。人们还是希望自己被关注和关心的;
3)常惦(gou)记(da)的朋友们,可以设成「星标朋友」,然后没事进入他们的时间线看看,互动一下。你可以按照自己节奏来,不用受那个「红点」或者「角标数字」控制;
你居然有耐心看到了这里……那最后,就说说在关闭朋友圈之后,我时间是怎么被重新分配的。
呵呵呵呵……你以为关了朋友圈,就能从此发奋图强,一夜变成读书大师、健身达人、和时间管理小王子吗???……并。没。有。
我只是用知乎和微博更多了…………
哈哈哈哈但说正经的,知乎和微博的好处是,你永远可以修剪自己的时间线。所以,你可以控制自己的「输入」。
当然,我还是戒掉了焦虑时候就机械化刷朋友圈的习惯。以及实在闲极无聊,但又不想干活的时候努力集中精神读了几本书、看了一些电影:弗爵爷(对就是前曼联教练)和 Michael Moritz 合写的Leading很不错;《费马大定理》很好看,可以速读;最近正好是颁奖季,如果你是(像我一样的)非 hardcore 影迷,Steve Jobs, Spotlight?和?The Big Short?都挺好看的。神作Mad Max 4的资源也有了。
最终,我想,「关掉朋友圈」带给我的最大的收获大概是:相信自己一直依赖的东西,其实未必是离不开的吧。
更多精彩尽在看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