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让孩子与小伙伴快乐相处

幼儿(尤其是低龄的)处在自我中心阶段里,解决问题的能力缺乏,尤其是我国的独生子女众多,故日常幼儿间冲突、争执的现象频现。成人的耐心劝说、协调,效果极为有限。倘若没有良好的同龄伙伴关系,幼儿会因此而郁郁寡欢,也会为经常受到同伴拒绝呈现紧张不安的焦虑情绪。良好的同伴关系既有助于幼儿适应幼儿园环境,在园内愉快地学习、生活,也对其在家庭的生活、成长,有良好的帮助。   在宽松的环境中,与孩子探讨“交往”
  宽松的环境会让幼儿身心放松,可增加幼儿身体和心理的活动空间,促进幼儿之间融洽关系的发展,避免紧张关系的发生。
  父母主要应当通过非正式的轻松的交谈、游戏等,如在餐后、游戏、出游、观看影视节目时,以寓教于乐的方法与孩子交流他在与同伴、老师交流时内心的真实感受,及时掌握孩子的“社会交往”内容、质量、焦点、难点,为帮助孩子化解幼儿之间的紧张情绪和交往障碍打好基础。引导孩子正确地评价他人,找出同伴的优点和缺点,使他们知道每个人都有做错事情的时候,要善于理解他人。
  孩子的绝大多数冲突都是同伴间相互抢夺同一样东西引起的,因此在生活环节中必须让孩子们按先后顺序做事,难免会出现暂时的等待,因此父母要合理利用家庭、社会生活中的等待如:排队购物、乘车、就餐等等,让幼儿学习友好谦让,从而着重锻炼幼儿的延迟满足个体欲望的能力。
  在亲子活动中,父母要有意识地教给孩子一些人际交往的技能技巧。如教给幼儿如何倾听别人说话,如何向别人道谢和道歉,如何向别人提出要求,如何表达自己的愿望等等。这些技能的熟练运用,可以使幼儿避免一些冲突,也使他们自己尝试自己解决问题。
  在咨询中,我就通过引导一位总是被女儿“纠缠”的家长,采用父母“示弱”的方式,来逐步帮助女孩建立自信和自我价值感,取得了很好的效果。所以父母们特别要注意“示弱”,就是主动向孩子求助,向孩子表达父母期盼得到孩子的“指点”和“救助”,令孩子体验到自身的能力和本领。否则,父母总是“无所不能”地与孩子交往,就使得孩子难以体验到自己的成长和自我价值,让孩子觉得自己真是“一无所能”了!
  “身临其境”,让幼儿通过体验学习交往
  在陪孩子游玩时,父母要有意识地设计一些生活场景,如:孩子经常遇到的一些冲突情景,由父母演示或是放映影视资料,让孩子看一看,冲突为什么会发生以及如何解决。然后再请孩子演示自己认为处理冲突的恰当方法。这种形式带给孩子以较生动鲜活的临场体验,便于孩子理解和应用这些方法。父母还可以利用现实中的突发冲突场景进行现场教育。如在外出时,遇见成人发生冲突,父母在确保孩子的身心安全的前提下,可直接为孩子对此冲突进行点评,这样也可以促使幼儿对此反思、做出判断,从而提升孩子的是非观和处理办法。
  培养幼儿自己解决冲突的能力
  在幼儿之间冲突是常有的事情,所有的冲突都让成人解决,即不现实也不可能,还会增强幼儿的依赖性,削弱或剥夺他们的独立性。事实上,由于幼儿间的冲突没有多少利害关系,幼儿自己可以解决,只要我们成人放手并信任幼儿自己能够想办法解决。如被某个小朋友欺负时,我们可以引导孩子自己跟他协商,不见效时再请求父母的帮助。如果别人不小心碰了自己,父母则应引导他们善于理解、原谅别人,引导幼儿多说礼貌用语“对不起”、“没关系”……同时也培养幼儿独立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责任感。
  教育的本质是唤醒孩子。父母不能仅仅关注幼儿的个体身心发展,更要重视孩子的社会交往活动能力的养成,努力使群体对其中的每个成员的心理和行为产生健康、积极的影响。所以父母在培育孩子时,应本着正面教育和集体教育的原则,使幼儿身心得到健康全面发展。
用心,我们会做的更好

喝茶

TOP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