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分享] 无忧农品温观辉:从小姜君到不姜就,创业就是越过一个个山丘。

导语:
  
  2016年4月,他的“小姜君红糖姜膏”在京东众筹成功,创业故事“温观辉:愿食者无忧,望农者无虑”也打动了许多人。
  
  然而好景不长,他的“无忧农品”却一步步走下坡路并最终在今年3月暂停。而当大家以为他就此沉沦时,经过5个多月准备,他又带着“不姜就红糖姜膏”悄然登上京东众筹,并在上线第一天就完成目标,低调回归。
  
  他说,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他的创业之路就像越过一个个山丘,起起落落,却始终向前。
  
  他是丹枫(温观辉):无忧农品创始人,2016年“小姜君红糖姜膏”京东众筹及2017年“不姜就红糖姜膏”京东众筹的发起人,消费升级领域屡败屡战的连续创业者。
  
  
  
  无忧农品创始人:丹枫(温观辉)
  
  产品:历经1年多才完成的升级
  
  “不姜就红糖姜膏”是一款以红糖和生姜作为主要配料,经古法熬制成膏状的健康滋补饮品。根据《本草纲目》等医学资料记载,长期服用红糖和姜可助女性暖宫驱寒、缓解痛经、预防感冒、祛除风寒、健脾补血、对抗空调病等。该产品登陆京东众筹第一天就完成了5万元的众筹目标,并被推荐到京东众筹PC端和京东金融APP端的首页。
  
  
  
  京东众筹PC端首页推荐
  
  
  
  京东金融APP及京东APP首页推荐
  
  和上一代产品“小姜君红糖姜膏”相比,“不姜就红糖姜膏”在确保红糖姜膏质量和功效不变的前提下,在业界首次采用便携小袋装,并使用了更为年轻时尚的粉色,以期获得更多年轻女性用户的认可,从传统滋补饮品升级为时尚健康消费品。
  
  去年做完众筹,就陆续有用户反馈玻璃瓶装的不便利。他也从去年7月份开始计划推出小袋装,但前后请了5批设计师都没有设计出满意的效果。直到今年5月,终于有位设计师把他想要的感觉设计出来。一年多的时间里,这场漫长的产品升级背后,经历了无数遍的设计、修改、制样和打磨,甚至一度差点放弃。
  
  这也正像品牌名“不姜就”一样,他希望传达一种“不将就”的态度。当然,他依然承认产品还有不少需要完善的地方,也希望通过众筹,真爱粉们能继续为他提建议升级改进。
  
  团队:一次次推倒重来的自虐
  
  和一波三折的产品升级一样,他的创业团队也在过去一年多时间里经历了三次重建。
  
  1.0阶段是刚创立无忧农品时,包括他在内有3个合伙人。他至今依然感激那2位伙伴,在他一无所有的时候跟他一起,从零开始摸索走出“无忧农品”的第一步。但随着业务的发展,市场的竞争对他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2个伙伴都陆续离开。
  
  
  
  无忧农品团队1.0(左起依次为CMO管曙光、温观辉及CTO古凌)
  
  2.0阶段是一段疯狂的经历。他曾在1个月内看着1.0团队全部离开,办公室里只剩他一个光杆司令,然后又在1个月内再度极速扩充到10几个人。但疯狂扩张之后,还是有人因为磨合问题又陆续退出。
  
  3.0阶段就是3月份项目暂停前最终剩下的不到5人。尽管他依然找到了在品牌、运营、线下渠道和社群电商等领域都有非常丰富经验的意向合伙人,但最终因融资失败,公司无力承担他们需要的一份哪怕不高的固定收入。在公司“没人没钱没销量”而家庭也诸多繁杂事务的情况下,他不得不忍痛解散团队,暂停项目。
  
  资金:赚钱是最深刻的修行,但他显然没有修行好!
  
  “钱”是创业以来他差点没有越过的山丘。去年7月份融的一小笔资金到去年11月份就已将近用完,但当时销售数据还不好,新融资也没有进来。他不得不想尽办法自己补血:信用卡透支提现、微信微粒贷、向朋友借钱、蚂蚁花呗等,简直无所不用其极。那段时间的煎熬令他终身难忘。
  
  走投无路的情况下他想到了卖房!去年10月他决定把深圳的房子卖了去周边房价不高的惠州买套房居住。按当时房价,把深圳的卖房款拿来在惠州买房后,还能剩下一笔不小的数目投到公司。但人算不如天算,他去年10月2号先在惠州看中了一套不错的房子并买下来,准备回到深圳立刻卖房,却遭遇从10月4号开始的楼市限购,于是一夜之间房子的估价一跌再跌,甚至还卖不出去。
  
  不得已之下,他只能一边供着惠州的房,一边把深圳的房子抵押贷款。为了拿到这笔贷款,中间也是经历无数狗血剧情,一次次考验着他的耐心。而最终拿到贷款那天已经是去年腊月27,还有2天就过年了,他才给供应商付了货款、支付了办公室租金、发了工资,才带着家人回老家过年。
  
  到今年3月份,实在是“穷途末路”了,他不得不解散了团队。但5月份他又重新开始,因为4月底总算把房子降价很多卖了收到款,他就从卖房款中又拿了一部分来投到公司。最终,从去年中准备卖房到现在,以房子的价值计算在内,他的家庭可支配资金就这样糊里糊涂从正100多万变成负债100多万。
  
  但他觉得在整个过程中,他对得起自己良心的地方是,无论多么艰难,他都没有拖欠过团队一分钱工资,甚至过年时还从贷款中拿出一点来发了一笔小小的奖金。现在回过头去看,他也不知道这样是对还是不对。他总觉得资金问题是他作为CEO的问题,让伙伴们只需努力干活就好。但也有人认为,创业团队应该让每个人都对公司有足够的危机感,收入和公司的境况要严格挂钩:每个人都有压力,每个人才会足够努力。但他的“个人英雄主义”色彩,让他太过感性地想要给团队一个“安全感”,或许这样的安全感也是他们最终解散的原因之一。
  
  低谷:离死亡最近的那段日子
  
  如果说2013年去孟加拉回来感染伤寒重病在床一个多月是他“被动”离死神最近的一次,那么今年3月份暂停项目的那段时间,则是他“主动”离死亡最近的一次。“无忧农品”的关闭,他就像失去了自己的孩子,仿佛跌入十八层地狱。他甚至离家出走一段时间,和家人的矛盾也爆发到了顶点。过往的经历让他一直非常自信和高度自尊,但那段时间他突然感觉自己众叛亲离,一无所有,简直万念俱灰、生无可恋,很多次开车时都曾想过朝建筑物或大卡车撞过去给自己一个了断。
  
  但他现在庆幸自己没有选择放弃。除了疯狂地运动让体重回到大学水平,他也勇敢面对现实努力修复和家人的关系。家人的宽容让他意识到自己不能再逃避责任,为了那么多人的期望一定要重新站起来。也是因为家人一致同意从卖房款里再拿出不小的一笔钱来投到公司,才让他可以继续创业。
  
  于是5月1号,他在“无忧农品”公众号上亲自发了一篇文章“春风十里 小姜君回来爱你”。本来只是想告诉朋友和以前的用户会重新启动项目,没想到很多朋友和用户都自动转发和积极留言,让他感动不已,更加下定决心要专注开发新产品,终于有了现在众筹的“不姜就红糖姜膏”的故事。
  
  品牌升级:小姜君到不姜就 --背后期待的涅槃重生
  
  他一直想用一个新品牌去做小袋装的红糖姜膏,但一直没想到好名字。为此他曾请教一个专门做知识产权注册和设计品牌名称的朋友,但对方提的几个方案他都不满意,最后对方不得不说“那你再想想吧,品牌名这个事确实不能将就”。
  
  这句话突然给了他灵感,这不正是他要的么?不将就 – 不姜就:把“将”改为“生姜”的“姜”。一来他们的红糖姜膏以姜为主要配料,二来他一次次更换设计师就是一种“不将就”。更重要的是,他希望通过这个品牌给目标用户—也就是都市年轻女性们,传递 “不将就”的态度。她们和他一样面临着来自生活、工作和感情的种种压力。但无论何时,希望大家都不要向这些压力屈服,要听从自己的内心 -- 做真正喜欢的事情,坚持下去,不放弃,不凑合,“不将就”。
  
  为了更深度地传达这种态度,他找人给“不姜就”画了一个卡通头像:这个看起来很难伺候的小姑娘大名是“不姜就”,小名是“小不不” – 她对很多东西都很挑剔,说得最多的就是“不不”。他还给她开了微信公众号“就是不姜就”,以漫画方式讲述她的日常,以及她和师兄“小姜君”的故事。
  
  复盘:越过了哪些山丘?哪一个差点没过去?
  
  创业到现在远远不算成功,但他从不忌讳畅谈自己的失败。这一年多以来踩了太多的坑,越过了一个个山丘,他不介意“把不开心的事情说出来让大家开心开心”:
  
  首先,他认为“自我”是一切问题的根源。“所谓创业,成则团队之功劳,败则CEO之过错”。无论分析几个客观原因,过去创业的不成功总归都是因为他自己不够强大。
  
  在此前提下,他认为自己过去一年主要犯了这几个错误:
  
  第一是产品迭代太慢:创业者应该不断快速升级产品让消费者去使用和反馈,然后基于这些反馈去打磨升级,而不是自己闭门造车,非得把产品做得自以为完美才上市。最可怕的事不是做不出完美的产品,而是当你自认为已经“趋于完美”并准备上市,可能风口都已经过了,或者对手已经抢走了第一。
  
  其次是团队:真正有机会取得成功的团队,除了本身的能力要优秀而且互补,还都必须是“三合:合人合钱合资源”的合伙。凡是不能够全职加入、不能投入资金、不能分享资源的“合伙”,都是“伪合伙”,创业很难成功。而他创业以来不管哪个阶段的团队,显然都没有符合这2点,失败是必然。
  
  资金是差点没越过的那座山丘:除了融资失败这个事实,他认为包括他在内太多创业团队都把所有期望放在了融资,而没有修炼好内功把数据做大。他去年见过那么多投资人,虽然从来没有想过要忽悠任何一位,但也不得不承认,那时候项目确实不够成熟,投资人不认可是很合理的。
  
  情怀:支撑他坚持下去的初心!
  
  一年多以来,他曾多次被朋友和亲人劝告,不要太讲情怀而忘记了生意的本质。但不可否认的是,恰恰也是情怀的支撑,当身边不少创业者朋友已经换了一个又一个项目,他依然在卖他的红糖姜膏。
  
  这份情怀首先是他不甘平庸想成就一番事业的梦想:“无论成败,一个男人一辈子至少要创一次业”。
  
  而“愿食者无忧 望农者无虑”的愿景也是他愿意一辈子坚守的情怀。如果能实现这一愿景,不但成就自己的事业,确实能帮助到包括他老家的农民在内的农民群体,关爱留守老人和儿童,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足以为社会进步带来一些贡献的事情。年轻时不干点有意义的事情,老了拿什么给自己的后代吹牛逼?
  
  
  
  农村集市上卖货的留守老人
  
  当然,他非常清楚,光有情怀也不够。面对多数人批评他情怀过重的质疑,他始终认为自己选择的大方向:无论是农产品+互联网、健康食品还是女性消费,都是未来的大产业。大方向没有错,中途肯定免不了要踩些坑,但坚持下去总能找到正确的模式和志同道合的伙伴。而成功的道路到最后并不拥挤,因为坚持到底的人并不多。
  
  结尾:来一碗鸡汤,还是来一碗砒.霜?
  
  想要跟其他创业者朋友来一碗鸡汤吗?他说,鸡汤这个东西已经好久没喝,现在看到朋友圈里爱发鸡汤的人他往往选择屏蔽。但关键时刻该补还是得补,而他最喜欢的这碗鸡汤叫“生命不息 折腾不止”:每个人都应该在有限的生命里,找到自己热爱的事业,在一个领域长期坚持,折腾不止,屡败屡战,直到成为这个领域的专家。只要选择的方向不是逆着历史潮流,就一定会有成功的机会。古往今来取得大成的往往不是那些徒有聪明的人,而是那些既聪明、又愿意做傻事、而且傻傻坚持下去的人。
  
  过去已去,未来已来,他愿意傻傻坚持下去,为“愿食者无忧 望农者无虑”的无忧农品,为每一个朋友和亲人的期待,为爱与信任不再被辜负。
  
  文末插播广告:“不姜就红糖姜膏”,只为不将就的你!第一天就达到众筹目标,这次众筹金额将能实现怎样的数字?让我们一起期待!
  
  京东众筹搜索“不将就的“不姜就红糖姜膏”,或扫描下方二维码,了解更多精彩内容!
  
  京东众筹地址z.jd.com/project/details/86647.html
  
  
  
  撰稿者:博实永道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