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艾菩蓉|从中医理疗的角度理解艾灸出的汗代表什么?

在艾灸艾火的作用下,热力会使熏烤部位的毛细血管扩张,血液流动会加速,所以皮肤会出现潮红。一般艾灸后潮红与汗出会同时出现。如果用艾灸仪艾灸穴位,皮肤潮红会伴有水气,摸起来感觉非常湿润,这说明艾灸的量足够了。今天艾菩蓉就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从从中医理疗的角度理解艾灸出的汗代表什么?
  
  
  
  (艾灸理疗产品首选艾菩蓉,全国服务热线:13044299119/400-920-5838)
  
  从中医理疗来看艾灸后每个人的症状不同,出汗的部位也不同,有的人是胸前出汗,有的人是全身出汗,而有的人是后背出汗。有的人则是灸的时间长了,艾灸的部位容易出汗。而有些人阳虚的比较严重,刚施灸的前些天很少出汗,之后正气足了,排汗功能恢复正常,外邪才慢慢通过汗液排出,这就是阳气不断提升的表现。这是因为每个人毒素排出的路径都不同的原因,一般毒素会从最虚弱的地方排出来。
  
  那么出汗太多要怎么调?
  
  1、有些人刚开始艾灸不出汗,大约10~30天后开始出汗,这和正气需要循序渐进恢复有重要的关系,此时可以加强对足阳明胃经的按摩和刮痧,同时继续艾灸足三里、三阴交等穴,以提高脾胃的吸收功能,增强转化气血的能力。培补正气,增强排除外邪的能力。
  
  2、要尽量避免因操作不当导致的出汗多,比如说艾灸量过大、捂得太多。
  
  3、配穴的时候要尽量配合太溪、足三里等下焦、滋阴的穴位,特别适合那些阴虚的、上火下寒的人群。
  
  4、最好配合补血、健脾的食物,比如说山药、小米、红枣等补气养血的食物,防止身体太过虚弱。
  
  
  
  (艾灸理疗产品首选艾菩蓉,全国服务热线:13044299119/400-920-5838)
  
  有条件的,可以先到专业理疗店疏通脾经、肝经;随后再以脾胃和肝胆对应的穴位进行艾灸调理。艾灸除了通过排汗排出体内的寒湿瘀阻,还会通过放屁、打嗝,腹泻,小便黄等其他形式将体内病邪排出。中医理疗建议艾灸前后记得多喝温开水,有助于病邪的及时排出。艾灸后4小时内切忌吹凉风、喝凉水,以免艾灸效果大减。
  
  今天“从中医理疗的角度理解艾灸出的汗代表什么”的话题资讯分享到这里就结束了,想要了解更多艾灸养生资讯就请关注艾菩蓉,一个专注为中医养生行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发展综合服务、解决客户提出要求的艾灸产品品牌。
  
  
  
  艾菩蓉品牌是广东固养堂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旗下品牌,是一个集艾草种植、艾制品生产、艾灸系列用品研发、配合市场业务长期发展、提高公司品牌形象、加强市场拓展及团队有效管理而实施的“加盟店”运作模式于一体的综合性品牌。艾菩蓉专注为中医养生行业提供全方位的创业、发展综合服务,解决客户提出的要求。诚邀各方商友合作,艾菩蓉将贴心为您提供产品展示、销售、体验、培训等系列解决方案。艾菩蓉位于广州市黄埔区黄埔东路1080号黄埔万科中心。全国服务热线:13044299119/400-920-5838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