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出
注册
登录
妈咪日志
|
妈咪相册
妈咪问吧
|
妈咪话题
怀孕手册
|
育儿宝典
早期教育
|
健康快车
女人心情
|
成长故事
小儿疾病
|
同城宝宝
妈咪论坛
»
家有宝贝
» 索尼WI-1000X对飙Bose QC30,挂颈式降噪耳机对比评测
返回列表
发帖
三十三天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三十三天
当前离线
UID
226864
帖子
1137
精华
0
威望
0
金钱
2232
阅读权限
200
注册时间
2012-11-12
最后登录
2022-3-11
伟人
帖子
1137
威望
0
金钱
2232
注册时间
2012-11-12
最后登录
2022-3-11
楼主
跳转到
»
倒序看帖
打印
字体大小:
t
T
发表于 2017-10-22 10:30
|
只看该作者
索尼WI-1000X对飙Bose QC30,挂颈式降噪耳机对比评测
一年前,我体验到第一副降噪耳机,那种静腻的感觉让我不能久久不能释怀。而在前两个月,我购买了Bose QuietControl30(以下简称QC30)这副耳机,她让我再次体验到第一次使用降噪耳机时的感觉:打开了通往另外一个世界的大门,明明身处嘈杂喧闹的街边,而自己的心却遨游在另外一个世界,一个只有自己和悠扬歌声的世界。我被那和独特的“孤独感”所震撼,并爱上了这种感觉。从此,这副耳机成为了我随声携带的伴侣。当然,喜欢上QC30不仅仅是因为她出色的降噪能力,我更看中的是在保持较为出色的降噪效果下还能有个不错的便携性。
QC30耳塞式的设计给予了我更大的活动空间,其小巧的身材不会打扰到正处在畅游在自己的世界中不会的我,而且还不会给耳朵带来闷热感,这点也是我最喜欢的一点。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她,不会影响我的发型,长时间佩戴,发型如初,随着微风拂过,发丝依旧能在风中飘荡。
当我正享受这Bose QC30给我带来的这一丝惬意时,索尼在德国的IFA2017展会上展出了三款全新的降噪耳机,其中就有一款是挂颈式设计的,也就是WI-1000X(以下简称1000X)这款产品的出现显然是为了和Bose 家的QC30对飙。当时我第一反应就是:哟哟哟,索尼这么6了,还想来和Bose抢挂颈式降噪耳机的市场了
所谓“缘,妙不可言”。同事在十月正巧购置了一副索尼1000X,看在这上辈子结下的孽缘份儿上(索尼和Bose)从同事手里抢来了全新的1000X,今天就来看看,到底是这索尼飘了还是Bose拿不动刀了。
毕竟是全新的,就正式点,给个简单开箱照吧
根据某东上的售价显示,1000X目前售价和QC30售价相似,仅相差300左右,从价格上来看,这两款产品是处于同一价位的产品,这也就意味着后续的对比是有意的。
首先来看看外观,两款耳机都是挂颈式设计,耳机腔体下面都连有一个类似项圈的玩意,里面装有电池,蓝牙模块,微处理芯片等硬件设备。相比较而言QC30的外形是更为纯正的“项圈”式设计,一个字,圆。
而1000X项圈两侧的末端是直的,没有弯向内侧,耳机整体则显得更为“修长”。至于这里修长为什么要用引号呢,1000X确实要更长,但项圈末端笔直那一段可以说是采用圆柱形设计的,无论从哪个角度看,都能感受到这粗大的末端,尤其是对比QC30时,QC30可以说宛如娇小可爱的女性而1000X则像一个身高1.9M的壮♂汉。
我们再来看看耳机表面的细节,QC30表面覆盖有一层均匀的橡胶,无论是项圈内侧还是外侧。而1000X就有些特殊了,1000X表面设计有些参考了头戴式耳机,项圈外侧是包裹有一层拉丝处理过的金属材质,内侧“颈梁”部分是柔软的人造皮革,和头戴式耳机的头梁部分可谓是异曲同工。
1000X的末端部分添加了两块类似塑料的板材,表面有橡胶纹理,而QC30则是一体化的设计,全程统一覆盖橡胶材料,除了Logo外没有别的装饰,非常精简化的设计。
如果让我在外观中选择其一,我会选择QC30,因为1000X项圈末端的两块仿皮革塑料板塑料感太强了,尤其是和“颈梁”处的金属拉丝材质对比,塑料质感显得更加刺眼,内侧皮革和“塑料板”的分离式设计在连接处产生缝隙,不利于后期预防防汗液的侵蚀和污垢的处理。
接着来看看配件,1000X配有6对耳机套(3对哥套 3对C套)充电线,飞机插头转换器,Micro USB 转 3.5 毫米耳机连接线和便携收纳软布袋,QC30则是配有两对鲨鱼鳍耳机套,充电线和收纳包。
QC30配备的硬质收纳包比1000X的收纳袋不知道高到哪去了
从实际使用出发,两者配件的差距并不大,常用配件收纳包,耳机套,充电线两款耳机都有了,其中1000X的飞机插头转换器和耳机连接线,这两配件都是在特殊场合下才会使用到的,并不是适合所有人,平时收纳时还略显麻烦。
两款耳机的操作按键布置倒是各有千秋,QC30选择更为传统的线控式设计,将降噪等级,音量大小等按键布置在右侧的耳机线上,仅有开关键和充电口布置在耳机的项圈上。而1000X则是将所有按键布置在耳机项圈内壁上,项圈左侧承担了绝大数操作控制,右侧只有一个NC键。实际盲操时需要摸索一段时间才能确定按键,而QC30调节降噪等级时仅需一支手,只需使用右手拇指即可进行操作,这种设计操作非常便捷,高效。
耳机的线材上两者倒是不尽相同,1000X线材表面有竖状纹理,也许是为了更方便线材塞进项圈顶部的收纳槽,线材选择更细更硬的材质(直径1.95mm)而QC30线材更加柔软,也更粗,直径约2.73mm的耳机线(难道你们不喜欢更粗的东西吗)带上耳机后耳机随着头部旋转时,线材对头部的干扰相对更小。
两耳机外形上虽然两者有点差距,但重量上的差距就不会像外观那么大,QC30重63g 1000X重70g,两者相差7g。理论上多出来的这7g并不会被人体所察觉,但实际佩戴中,QC30则显得更为轻便,之所以为出现这种情况,这是因为项圈外形设计差异所造成的。
前面有说道QC30小巧圆润,而1000X身材修长,配带QC30时因其身材“短小”并且平面设计,肩部的肌肉和衣领与项圈接触产生的静摩擦(尤其是衬衫)都会给耳机提供支撑,此时颈部就不要负担大多数的重量。而1000X,因身材修长,而且重心偏向项圈末端笔直那段,佩戴会有明显的滑落感,肩部,衣领不能给耳机提供额外的支撑,导致需要颈部提供大多数的支撑力,自然颈部的负重感就会更大。
而耳塞的佩戴,个人觉得两者都非常舒服(可能因为我耳道大)两者耳机腔体外形都控制的很好,放入耳朵时,没有明显的突出异物感,不会挤压到耳道周边。
这两款耳机佩戴上的体验还是有一定的差别的,两种耳机套对应两种不同的佩戴风格。1000X佩戴体验和传统入耳式耳机一个感觉,深入耳内,在耳内保持密封状态,佩戴合适位置后,耳道内有被撑得满满的感觉。而QC30的鲨鱼鳍耳机套因其特殊的外形设计,佩戴为半入耳式,无需通过深入耳道来固定耳机,耳机套上的鲨鱼鳍只需在耳廓内即可固定住耳机,这让耳机仅仅需要贴合在耳道较浅的外侧,即可做到舒适,稳固和隔音的效果。耳机佩戴感觉和平头塞相似,密封感不强,对耳道,尤其是耳道深处的伤害更小,有利于保持耳道内部环境的健康,更多人会喜欢这种略带开放式耳机的佩戴感觉。
说了这么多量耳机的外形设计和佩戴体验,接下来就来看看两耳机的降噪功能。
将两耳机的降噪效果调整至最强,站在立交桥下的人行横道下,感受耳机的降噪效果:头顶和身边呼啸而过的汽车产生的低频噪音两耳机都能很好的屏蔽,两者都能做到如入无人之境的感觉。
当不远处的地铁经过时,耳机内的噪音有所增大,其中低频部分两耳机对其屏蔽效果都是半斤八两的,但QC30则是其中的“八两”,QC30因其优秀的算法,对低音的屏蔽效果更胜一筹;而中高频部分,火车轮毂与铁轨碰撞挤压的声音部分会传入耳内,1000X入耳式密闭性的设计反而比半入耳式的鲨鱼鳍QC30更差些,也许是因为鲨鱼鳍耳机套的材料和特殊的密封性能更好的将高频噪音阻挡在外,噪音最终传入耳内的量会比1000X更少一些。
总的来说,两耳机的降噪效果都非常好,均属于业内的第一梯队,但相较而言QC30更胜一筹。
在音乐表现而言,1000X因为索尼对音乐耳机的技术支持,调音风格和QC30有明显的区别,1000X的声音依然带有索尼家的调音风范-相对较多的音染;而QC30的声音则是一如既往的保持了Bose家宽松的调音风格,宽厚的低音,略显暗淡的中高频,声音的格调出奇的保持一致,以至与声音保持着轻松柔和的氛围,听感给人放松,和谐的感觉,在结束一天的工作后我也更愿意选择QC30来听首歌曲放松自己。
1000X和QC30代表两个完全不同方向的调音风格,一个索味十足,低音部分索尼特有的音染明显;一个宽松柔和,营造出放松和谐的氛围,让你更愿意在日常生活中戴上他享受片刻生活中的宁静。
对比下来,两款耳机在同一环节的表现差异显著,QC30的佩戴会更加舒适轻便,适用于各种日常生活中的降噪需求,而1000X则是偏向商务风格,重量上有所增加,增加的重量和重心位置设计对佩戴体验造成了影响。
两副耳机,代表着两类风格,两种适用的人群,唯有不变的是,对静享音乐的追求。
收藏
分享
返回列表
[收藏此主题]
[关注此主题的新回复]
[通过 QQ、MSN 分享给朋友]
┋鲜花鸡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