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美团末路狂奔:难解资金荒 地推竟是“练刺杀”出身
[打印本页]
作者:
爱你金娃
时间:
2015-11-26 21:45
标题:
美团末路狂奔:难解资金荒 地推竟是“练刺杀”出身
近日,阿里和蚂 蚁金服旗下的本地生活服务平台口碑网,上线开放平台战略,而且还引入了海底捞、西贝、外婆家三家餐饮企业作为股东。一招平台,一招投资,这两招对于O2O行业现状来说可谓是“绝杀”一般的存在。而这大动作,甚至还引来了竞争对手的“特别关照”。
反应迅速的美团在全国范围发起了针对已开通支 付 宝商家的“闪电行动”。据曝光的信息显示,该行动要求每位地推人员下线至少两家支 付 宝商家。这也被业内夸张为“商界的恐 怖 袭 击。”不过美团随后回应称:“只属于个别地推员工行为,内部已经相关员工进行批评教育。”并未提及任何弥补措施。
美团员工踩 踏支 付 宝广告牌
据了解,已有多名广州商家称受到了美团工作人员的“骚扰”。美团工作人员抢走收银台的支 付 宝指示牌,撕毁宣传海报,还威胁商家称,“必须要停了支 付 宝,才能和美团继续合作。否则,就会提高对商家的提成比例。”
此事件一经传播便引发网友热议,美团连忙辩解说这是“个别员工的个别行为”。但是,上周某社交平台上出现了疑似匿名美团员工的投诉,表示打击口碑是美团管理层的意思并非员工个人行为。有网友认为,美团此次的过激反应,恰恰是“上帝欲使其灭 亡,必先使其疯狂”的前兆。其实在整个O2O行业中,地推闹事儿很普遍,但美团这一次的跳脚,没那么简单。
商家对美团积怨已深
这几年前赴后继的团购平台尝试了多种商业模式,但最具可行性的游戏规则却定格在了“烧钱圈地”上,这就把一次次商战带入无脑价格战的恶性循环,这种做法直接挤压了商家利益,因此商家也并未从中获得真正成比例的利润和成长空间,而在这样的恶劣竞争环境下,即使平台对商家进行补贴也不过是“亡羊补牢”。
另外,通常团购平台与商家间存在销售额的比例分成契约,平台根据不同品类或支付形式制定不同的分成规则,此模式会令商家受制于平台。可以想象,如果商家希望同时加入多个平台,影响的无疑是原有平台利益,这时平台便以此为由拉高提成比例,对此,很多商家也只是不愿得罪“地头蛇”。
据笔者了解,在商家这圈子里,流传着这样一句话,“没有美团,死的快,有了美团,死的慢,但反正都是死。”美团只是一个例子,但代表着商家对传统团购平台的积怨已深,而多数在价格战脱颖而出的商家其实早就想摆脱价格战,希望通过更具特色的产品形式和 服务质量吸引消费。
关于美团地推团队,笔者也在各方信息中搜寻到一些蛛丝马迹,2011年被美团CEO王兴从阿里集团挖走的得力干将现COO干嘉伟曾对媒体表示,“本地商家互联网意识较弱,需要庞大的地推团队去发展,这需要一个标准化的建模的过程。就像部队一样,一开始揭 竿而起,乱打,但如果要成为正规军,就要出操,练刺杀,一个基本动作练很多次。”看完这段话,也就不难解释为何美团的地推团队会如此强势且充满血性。
美团持续烧钱 资金荒仍无解
谈及资金,其实美团的资金链一直存在问题。有媒体报道称,美团在10月之前寻求新一轮融资失败,这在其与大众点评合并时还被反复证明。成立5年来,总共进行4轮融资,融资总额10.7亿美元,此后再无进账。因此烧完这笔钱之后,美团面临的市场竞争将非常残酷。
如果美团仍将扩大市场作为第一目标,那么在竞争对手不减反增的势态下,持续烧钱恐怕难以为继。据经济参考报引述一位参与美团融资的投资者的原话,“美团各条战线亏损严重,最近的融资材料中佣金率已经下降至2%。上半年,美团月均亏损额大约6亿元左右,相当于每进账1元就同步净亏损2.7元。”
另外,相比支 付 宝、微信等轻资产平台,如今的美团太过沉重,当前美团员工数为1.5万人,其中地推团队就占1万人,而此时的口碑员工总数不到2000人,还不及美团人数的7分之1。因此纵然美团盘中有着最多的生意,也无法在巨大人力成本和超高管理风险面前轻出一口气,更难以像创业公司那般进退自如。
综上所述,不愿被动的王兴已经拉上老对手大众点评统一战线,但单从餐饮O2O市场角度而言,最大竞争对手还应是百度糯米。不过以口碑成立5个月便交出300万单的成绩来看,被锁定为“危险人物”不足为奇,要知道这个数字,美团可是用了3年以上才达成。
而就在这个时间节点上,阿里撤资抛弃美团的传闻也蔓延至整个朋友圈。截止目前,阿里方面并未直接表态。如果属实,这对于美团而言无疑是雪上加霜的消息。不过也有传闻称,另一家互联网巨头百度对刚刚合并的美团点评颇为感兴趣,愿意接手这个烫手山芋。
欢迎光临 妈咪论坛 (http://bbs.mm-bb.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