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转:图说汉朝四百年:一盘棋引发的“七国之乱”
[打印本页]
作者:
wu5120
时间:
2011-11-2 16:24
标题:
转:图说汉朝四百年:一盘棋引发的“七国之乱”
汉朝四百年间,出现过大大小小的叛乱多次,但这些叛乱大都是刘家自己人制造的。看来虽然曹植在几百年后才做出了七步诗,但是“本是同根生,相煎何太急”的事情,却早已经不是什么稀罕事了。“七国之乱”就是其中比较著名的一次,带头闹事的也不是外人,而是高祖刘邦的大侄子,也就是汉景帝刘启的叔叔。叔叔要造侄子的反,多少让人有些不可思议,他们之间究竟有什么深仇大恨,以至于要兵戎相见呢?
汉景帝刘启和自己的父亲一样,都是排行老四,按理说他是没有资格当太子的,不过谁让此人吉人自有天相呢?在他很小时,他前面的三个哥哥先后归天,自然他就成了名正言顺的嫡长子。关于此,《史记·孝景本纪》中有详细记载:“孝景皇帝者,孝文之中子也。母窦太后。孝文在代时,前后有三男,及窦太后得幸,前后死,及三子更死,故孝景得立。”
景帝即位之后,在各方面都继承了文帝的遗风,国家上下打理得井井有条。只不过,一场大的风波却在暗流涌动,时刻威胁着他的帝位,这就是吴王刘濞的狼子野心。
刘濞20岁时随高祖刘邦平定英布叛乱,以骑兵大破英布的部队,成就一世英名。想一想,此人的勇猛真是非同凡响,因为当时英布怕的人不多,自信能将他打败的也只有彭越、韩信。将英布灭了以后,刘邦其实并没有开心多少,因为他接下来要面对的难题就是,安排谁去守住吴地,因为那里的地方势力不好对付。思来想去,还是选中了“年二十,有气力”的侄儿刘濞。
于是,20岁的刘濞轻松地当上了吴王。吴地人虽然彪悍,但地却是好地,在刘濞的悉心经营下,变得国富民强。《史记》中也说,当日的吴国“国用富饶”,即财源充沛;“能使其众”,即获得百姓爱戴。可见,刘濞之功,史有共识。至于广陵,逐渐形成为繁荣富庶的大城,与江淮地带继续开凿运河,便利交通,吸引四方商贾云集于此,也应归功于刘濞。这些都说明刘濞是治理地方、改善民生之能手。
然而,时至公元前154年,这一切都成为了浮云,因为刘濞誓做被后世诟病的乱臣贼子,“七国之乱”一触即发。当时刘濞的顾问枚乘不仅政治觉悟高,而且处事清醒,他发现刘濞这样做实在是弊大于利,于是再三劝阻,并写下了著名的《上书谏吴王》,说:“能听忠臣之言百举必悦。必若所欲为,危于累卵,难于上关;变所欲为,易于反掌,安于泰山。”大意是,你要是听取我的意见,不做那件大逆不道的事情,你就可以长久地稳坐吴王的位置。
结果,忠言逆耳,刘濞还是打着“诛晁错,清君侧”的大旗反了。
说到这里,还是要解释一下晁错这码子事。本来人家吴王就虎视眈眈,结果晁错却不识时务又添了一把火,向汉景帝献上了《削藩策》,力主“削藩”,指出:“今削之亦反,不削亦反。削之,其反亟(迅速),祸小。不削,其反迟,祸大。”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削藩”建议,于景帝三年(前154年),以卖官等各种罪名先后削去楚王戊的东海郡、赵王遂的常山郡和胶西王的六个县。
虽然削藩这把刀暂时没有砍到刘濞,但是却给了刘濞联合诸王造反最好的理由。他在檄文中说,晁错这老小子是在挑拨您(景帝)和我们各个刘姓王之间的感情,毕竟我们才是一家子,一个外人却在那儿指手画脚制造矛盾。他是您的老师您不忍心治他的罪,我来帮您。于是就有了“诛晁错,清君侧”的幌子。
明眼人肯定看出来了,一个小小的晁错,犯得着动用天下诸侯的兵马来杀他吗?当然不用,刘濞这是在为自己打掩护,笼络人心。很快,刘濞率领20万大军西渡淮水,并与楚军会合后,组成吴楚联军。随即挥戈西向,杀汉军数万人,颇见军威。
消息传到景帝耳朵里,他立刻派周亚夫率兵迎战,仅用了三个月就彻底平息了叛乱。在总结刘濞造反的原因时,司马迁是这样说的:“逆乱之萌,自其子兴。争技发难,卒亡其本;亲越谋宗,竟以夷陨。”意思是说,刘濞谋反,是因为他儿子被杀这件事引起的。
当初,为了挟制刘濞,文帝以陪读为由让刘濞的嫡长子刘贤留在未央宫做人质。谁知,有一次,时为皇太子的刘启(即景帝)和刘贤下围棋,因争棋路而发生争执,皇太子抓起棋盘将吴世子砸死。太子因为一盘棋竟然打死了自己的嫡长子,而且一点没有道歉的意思,这使刘濞大为恼火。当汉文帝派人将尸体运回吴国,吴王刘濞愤怒地说:“天下一宗,死长安即葬长安,何必来葬?”又将灵柩运回长安埋葬。从此,刘濞称疾不朝。
俗话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让人家没后总归是一件不好的事情,虽然后来刘濞又生了几个,但这种怨恨真的是很难抹平的。所以说,景帝年轻时的那次失手杀人,与“七国之乱”的发生绝对脱不了干系,而且是酿成惨祸的重要原因。
欢迎光临 妈咪论坛 (http://bbs.mm-bb.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