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诺孚厨电比肩世界品牌 [打印本页]

作者: 呼吸de痛    时间: 2011-6-27 15:42     标题: 诺孚厨电比肩世界品牌

诺孚厨电比肩世界品牌
       截止2011年4月8日00:00,由贝太厨房在其官方网站上主办的“环保生活 低碳厨房 绿色产品评选”结果出炉,集成厨房电器——诺孚厨堡,飞利浦电蒸锅,老版吸油烟机名列三甲。在笔者看来,这次评选结果应该是让所有人大跌眼镜的,为什么呢?下面我想以一个从事家电行业多年的营销人的角度出发,对这件事情谈一点自己的想法。
       首先,这次评比活动我相信他是一个公平、公正的活动。由贝太主办,中国烹饪协会、上海市烹饪协会、腾讯绿色网、新浪生活频道等一大批知名的厨电业传媒协办的。其权威性不可置否。
       其次,我想说说名列三甲的集成厨房电器—诺孚厨堡、飞利浦电蒸锅,以及老版吸油烟机。其实,明眼人都能看的出来,国际知名品牌飞利浦电蒸锅位列三甲并不奇怪,飞利浦是国外知名品牌,它的入选符合中国人一贯喜欢外国货的习惯。传统的老式吸油烟机老版高居榜首也不奇怪,因为老版的吸油效果还可以。唯独这集成厨房电器——诺孚厨堡也在其中,让许多人纳了闷!
       诺孚厨堡是什么?诺孚厨堡是哪里的品牌?我想许多消费者脑海里都会有这样一个问号。
       诺孚厨堡是一款集成了油烟机、灶具、消毒柜的创新型厨房电器,是浙江宁波的诺孚电器有限公司从产品整体概念出发研发出来的一款高科技集成环保灶。这个企业是由多家大型企业集团共同投资组建的。创立之初,诺孚就定位于高端油烟机、灶具集成市场,凭借优势的行业整合能力,从产品概念创新、核心专利技术开发、全新的体验式销售渠道开发,迅速打开了国内一线市场, “诺孚”模式,像是在厨电行业刮起的一阵旋风,迅速蔓延。
诺孚厨堡独创的“R°—风瀑”核心专利控烟技术、德国汽车业的制作工艺和人本理念,独创的8大安全保护和7大灵智感控功能,支持着诺孚作为厨电的行业的唯一代表入选国家科技馆,这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使得它与众不同。诺孚有着天生的优良血统,成功的关键是企业品牌如何打造,营销如何开展, 以下是本人的观点,希望能为企业提供些许启示。
诺孚作为中国健康家居生活的创新进化先驱,必将成为一款经典的集成厨房电器。它不应该遵循中国畸形的市场发展规律,中国现有的市场规律也不应阻碍这一高科技产品的发展,因为这一产品的起点就比其他品牌高出了一大节。诺孚是唯一入选代表国家最新科技成果的科技馆,这种殊荣表示诺孚不需要和其他传统的烟机进行竞争就已经占有了行业标杆位置。中国已经进入了全新发展的历史舞台,众人瞩目,世界都在看中国。随着中国国际地位不断提升,“中国制造”将华丽变身“Created in China”, 我国许多企业进入了世界500强。不少企业创造了自己的品牌。但是跟我们国家经济在世界上的地位相比,我们的品牌优势基本没有。可以数一下中国的品牌,有哪几个是世界级的?可口可乐的总裁曾发表过这样的观点:如果全世界的可口可乐厂房被一把大火烧掉,依靠可口可乐的品牌马上可以东山再起。品牌在经济发展日趋完善的今天更体现出了其特有的价值和作用。品牌是用来征服市场的,什么样的品牌才真正具有征服市场的能力呢?这个品牌一定是一个有力量的品牌。一个有力量的品牌需要具备的基本功夫是做到沟通无障碍,因为品牌的基本职能就是用来沟通的,只有通过品牌才能实现对亿万消费者市场行为的规范与管理。一个沟通顺畅,沟通无障碍的品牌所具备的特征是:亲和力、渗透力和融合力。
       一个具有亲和力、渗透力和融合力的品牌,如同一个具有亲和力、渗透力和融合力的人一样,会带给人一种天然的亲近感,并缩短人与人之间的距离。这三个特征会为品牌增添天然的沟通能力,是产生品牌关系的基础。因此,亲和力、渗透力和融合力就是品牌力的基础。
       对企业而言,品牌是企业文化建设的核心,是企业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的载体,更是品牌产权人独自持有的唯一不过期的支票。
       在打造品牌的过程中,要通过形象广告、信息告知广告广泛宣传品牌特色及有关信息,提高品牌知名度,将过去的被动接受顾客转为主动吸引顾客。在传播中要注意服务形象必须名实相符,因为传播诉求的独特性能够带来消费者的独特体验,但是这种独特性只有在和企业服务的功能、特性相呼应的情况下,才能够在消费者心智中占据长久的地位。
       作为一名营销人,我真心祝愿诺孚有一个好的未来,希望诺孚在发展过程中能经受得住考验,突显出自己的优势,真正起到行业标杆的作用,并且能认真的分析宏观环境和微观环境,不断的在前进的道路上突破自己,为改变中国的厨房文化和家具生活作出伟大的贡献。
      

       (作者:佚名)




欢迎光临 妈咪论坛 (http://bbs.mm-bb.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