育儿早知道什么是抽动症?怎么预防 干预?
抽动症是儿童期最常见的运动性障碍,又称抽动障碍(Tic disorders)。起病年龄在2-21岁,以5-10岁最多见。主要表现为不自主的、反复的、快速的一个部位或多部位肌肉运动性抽动和发声抽动。
[attach]2235929[/attach]
那么,如何判断孩子是否是抽动症呢?怎么进行干预呢?
1运动性抽动
简单运动抽动表现为突然、迅速、和无意义的运动,如眨眼、挤眉、皱眉、吸鼻、张口、伸脖、摇头、耸肩等;复杂运动抽动表现为突然、似有目的的复杂的行为动作,如“做鬼脸”、眼球转动、拍手、弯腰、扭动躯干、跺脚等,复杂运动性抽动还包括模仿行为、猥亵行为等。
2发声性抽动
简单发声抽动表现为反复发出不自主的、无意义的、单调的声音,如“嗯” “啊”等、或者类似动物的叫声、清嗓声、吸鼻声等;复杂发声性抽动是指反复发出似有意义的语词声,包括单词、词组、短句、秽语、模仿性语言和重复性语言等。
怎么进行干预呢?
1.给予心理上的帮助。
抽动障碍症状严重时可对孩子自身及其家庭的日常生活和学习带来不同程度的干扰和影响。孩子的症状往往易受精神紧张、情绪波动或学习负担过重等因素的影响而加重。因此,心理上的帮助是必不可少的。
家长和老师对孩子的症状需要理解与包容,合理安排孩子日常的作息时间,多鼓励和引导孩子参加各种有兴趣的游戏和户外体育活动,转移其注意力,放松紧张情绪。家长不要过多关注抽动症状或要求孩子去克制抽动的表现,因为越提醒与强制孩子会越感到紧张,不自主动作亦就越频繁,渐渐变得性情烦躁、无助与自卑。
2.进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
针对抽动症主要的治疗方法就是药物治疗和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其中脑电生物反馈训练因其安全、有效且治疗效果稳定、持久,所以家长和患者依从性高。
润之杰大脑生物反馈治疗仪通过在患者头部放置多个电极,记录其脑部生物电的节律变化。与此同时,专门的电脑设备能够将脑电流节律变化信息转换成卡通动画,呈现在显示屏上。当患儿的注意力集中,脑电波调整到比较好的状态时,就会出现类似卡通人物投篮成功的动画。通过这种“游戏”的方式,让患者直接地感受自己的脑电流,体验并记住投篮成功时自己的状态,学会主动调控自己的行为,达到改善或消除症状的目的。
温馨提醒:如果您还有疑问可直接添加官方微信dnswfk进行咨询,获取老师一对一指导。
欢迎光临 妈咪论坛 (http://bbs.mm-bb.cn/) | Powered by Discuz! 7.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