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oard logo

标题: 孩子入新学,家长有功课 [打印本页]

作者: 小兔宝宝    时间: 2010-7-6 17:13     标题: 孩子入新学,家长有功课

孩子入新学,家长有功课2009-12-04 16:12:27

  新学年在即,您家的孩子或许将要进行一次全新的学习旅程---第一次入幼儿园、第一次上小学、第一次升初中或是第一次上高中。孩子们将面临什么样的问题或难题?家长如何引导孩子面对这些新问题?开学前的一周该做哪些准备?晨报特邀教育一线资深教师及过来人为您出谋划策。

  家有宝宝初入园家长忌做五件事

  有幼教专家曾提出:上幼儿园是孩子的第二次断奶,其难度不亚于第一次断奶。

  ★可能出现诸多不适应

  一般孩子初入园时,都会出现不同程度的焦虑,且表达形式多种多样,最常见的是哭。有的哭一两天作罢,有的会持续一两个月,这取决于孩子的性格和喂养方式,通常性格较外向的孩子会稍好一些。

  再则,有的孩子会表现出对除家人以外的人以及环境的强烈排斥,甚至以绝食等形式宣泄不满。

  而有的孩子则会表现出对熟悉物品的依恋,如妈妈的衣服、自己的被子等。

  还有的孩子会出现心理造成的假性生理疾病,希望借此逃避上幼儿园。

  ★五招缓解幼儿入园焦虑

  第一,提前一两天带孩子去幼儿园看看,接触老师和新环境,减少陌生感。或老师前期进行入户家访,让幼儿从本能上接受老师、信任老师。
  第二,家长在家中先将孩子的生物钟尽可能调整得与幼儿园一致。
  第三,将孩子特殊的生活习性与老师进行沟通,以便老师有针对性地给予照顾。
  第四,以愉快的语气跟孩子描述幼儿园的生活,或通过文学作品、童话故事向孩子传达与大家一起生活的意义与趣味。
  第五,训练孩子的表达能力,让老师准确了解孩子的需求。

  ★家长忌行:

  1.忌对孩子爱不释手。
  2.忌言语上以“送你去幼儿园”吓唬孩子。
  3.忌给孩子开如“我待会儿就来接你”、“我第一个来接你”等空头支票。
  4.忌一家人轮流来幼儿园探班。
  5.忌不坚持送孩子入园。

  ★过来家长谈入园

  “女儿叶子很快就成了育才幼儿园中班的宝宝”,妈妈张幔说,送孩子入园有一个技巧,那就是干脆,你越舍不得孩子,孩子就越哭得起劲。入学前,她也做了准备,比如告诉孩子幼儿园的玩具比家里多,让女儿很早开始就对幼儿园产生向往,并很快对新的生活产生兴趣。
   江岸区吴女士的女儿妮妮也将成为中班的孩子。吴女士说,她“吓”孩子跟有的家长不一样,她常说:“你如果表现不好,我就不送你去幼儿园。”这样孩子会认为幼儿园是个极好的地方,潜意识里会产生一种好感。
  

  家有小孩上小学家长忌说七句话

  从幼儿园步入小学,孩子要经历一个或长或短的适应期,需要家长与学校全力配合,协助小学一年级新生顺利度过适应期。

  ★家长积极引导

  消除“恐校”心理

  带孩子去学校逛一逛,减少陌生感与恐惧感。也可给孩子传递这样的信息:爸爸妈妈和爷爷奶奶都是在学校变得越来越聪明的,培养孩子求知的欲望。

  让孩子学会坐得住

  与幼儿园相比,小学的课堂更讲究秩序,孩子的言行会受到纪律的约束,首当其冲的就是要能够静下心坐得住。家长可通过让孩子安静地画画、阅读、看电视等加以训练,不一定非要坚持三四十分钟,可以从10分钟开始,一点点延长。

  教孩子表达内心想法

  有的孩子知道上课时不宜去洗手间,因此即便内急也不敢向老师表达,结果苦了自己还闹出一些笑话。有的孩子感觉没有吃饱,也不愿意向老师说明,引发了老师与家长间的误会。教会孩子大胆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可以说是每个家长的必修课。

  学习用具不贪多

  刚入学的孩子,对数字的概念并不十分清楚,家长准备的学习用具多了,孩子也搞不清楚到底是不是自己的,家长发现少了一旦问起,孩子就可能回答,“被××拿了”或“被××偷了”,结果引发了家长间的矛盾。

  另外,家长有必要向孩子强调安全用笔,不要拿笔尖对着他人或自己。

  让孩子自己收拾书包

  整理书包这样的事务,家长最好不要插手,鼓励孩子根据课程需要准备所需的书本、文具等物品。

  培养独立思考的习惯

  做作业之前,要求孩子做好准备工作,提前上厕所、喝水,然后在安静的环境下写作业。很多家长喜欢“陪做”,这会令孩子产生依赖心理。建议家长给孩子一个独立的空间,事后检查也不要直接指出来,而是给一个方向让孩子思考。

  ★家长忌语:

  “你不听话,就把你送到学校去,让老师好好管教你。”
  “上学一坐就是一天,你这调皮,看你么办哦。”
  “坐不住,老师就会罚你的站。”
  “今天有没有挨老师批?”
  “你们班有没有同学欺负你?”
  “吃饱了吗,菜好不好吃?真造孽!”
  “你怎么这笨,这都算不清白。”
  



  家有孩子升初一家长心态要放平

  ★不可用强制手段

  从小学升入初中,是一个孩子从儿童时期进入少年时期的过渡阶段。家长能和孩子保持一个平等的沟通状态很重要。
  到了初中,家长千万不可对孩子采取强制手段。因为孩子进入青春期,会有逆反心理,一旦父母处理不好和孩子的关系,不能取得孩子的信任,孩子很多心里话就不会告诉家长,家长就不好引导孩子。

  ★可在家模拟初中课堂

  小学的课堂是30分钟,初中课堂变成了45分钟。对于多出来的15分钟,很多学生都坐不住,需要长期的适应过程。针对这一点,学生可利用开学前的一周,在家里模拟初中课堂,让自己尽快适应初中课堂。
  进入初中,不仅新增加了许多课程,各门功课的知识面也较小学时候广。这就需要学生有拓展知识面的准备,开学前可拓展一下知识面,培养阅读课外书籍的习惯。

  ★自我介绍早准备

  在人际交往上,孩子们也可以适当地做些准备。一般学校为了让同学们能更快地熟悉,往往会给学生做自我介绍的机会,可以在家里适当准备一下。需要展示自己的时候,家长要教育孩子不要退缩,尽量地展示自己,这样容易交上新朋友。
  


  家有孩子进高一家长生活要积极

  ★尽早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进入了高中阶段,学习方法和以往有了不同。小学和初中阶段更多的是由老师手把手地教,而进入高中,老师讲解知识,往往点到为止,需要学生有自主学习的能力,这一点学生应该有个认识。
  离正式上课还有一周的时间,孩子们可以在家里整理一下以前学过的知识,特别是和高中阶段衔接比较紧密的地方。同时,利用最后的一周调整好生物钟。
  另外,在心理上,高一的新学生应该对整个高中阶段的学习有个总体认识。高中的知识比初中要深、要广,而且衔接得也比较紧密。同学们千万不能抱有先松后紧的侥幸心理。曾有学生想在高三冲刺,放松了高一、高二的学习,结果以520分的中考成绩进校,高考时却只考了300多分。

  ★父母生活态度要积极

  进入高中,家长也要有一个平和的心态,不要抱着以前的成绩过日子。总会听见一些家长说:“我孩子初中成绩如何如何好,怎么一到高中就……”这样的话容易让孩子不正视自己的主观原因,而是去寻找一些客观因素来解释自己成绩的不理想。
  家长要让孩子做自己的事,不要一切都包办。其实对孩子生活能力的锻炼,也是一种学习能力的培养。生活能力差的孩子,学习能力往往也不强。
  其实家长不需要多懂教育,只要有个积极的生活态度,给孩子一个榜样作用,就能帮助孩子。有些学生的父母双下岗,但没有怨天尤人,而是很积极地去面对生活,孩子的学习主动性就要高些。而那些对待生活消极,没事就打麻将的家长,往往很挫败孩子的斗志。
  



  家有孩子入高三联系老师得加强

  即将进入高三年级,学习和生活都会有一定的变化,如何去适应?今年的省市高考状元---武汉外校的康静、刘莹及她们的妈妈、班主任介绍了各自的经验。

  ★状元经验---学会“糊涂过日子”

  刚进高三上“老课”,有些同学会觉得原来学过,不想听,这样绝对不行。我市今年高考理科状元刘莹建议,在上复习课时,最好是提前把老师要讲内容的习题先做一遍,能发现问题及高一、高二期间的不足,带着问题听课,上课的效率也会提高。
  刘莹说,在高三时最好“糊涂过日子”。进入高三,老师会说离高考越来越近,为了引起学生对高考的重视,会不断地强调高三学习的重要性。有些同学会认为,如果成绩再起不来就完了,无形中增加压力,这样都不可取。今年我省高考文科状元康静也提醒学弟学妹们,进入高三考试多,不必太在意每一次考试,如果每次考试都要花上一两周来调整心态实在划不来。

  ★状元老师---家长多与老师联系

  武汉外校的吴伟老师刚刚带过高三,是康静的班主任。她说,许多家长进入高三后,突然地关心起孩子,却给孩子带来很多不适应。
  家长要关心孩子,得先和老师多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各科的学习情况,无论是鼓励还是表扬孩子,口径最好与老师一致。对孩子的鼓励和赞扬,不要说大话和空话,用“给孩子做顿好吃的”等实际行动最合适。
  此外,吴老师也提醒新高三学生,整个高三复习有三轮,第一轮的基础复习最重要,是查漏补缺的好机会,所以学生不应觉得上的课原来学过就不听。
  进入高三,连堂多、课程也单一,加上考试频繁,许多学生很容易疲劳。这时,就应该安排好各科的学习时间及计划,同时有针对地做好心理调节。
作者: ayawawa    时间: 2010-7-6 17:34






欢迎光临 妈咪论坛 (http://bbs.mm-bb.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