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宝妈奶爸们知道宝宝学步的六大误区么?
[打印本页]
作者:
绣清风
时间:
2018-2-6 15:19
标题:
宝妈奶爸们知道宝宝学步的六大误区么?
误区一:不让学爬,先学走
因为,爬行是孩子大动作发展的重要一环。爬行需要双眼、双手和双脚的配合,需要两侧大脑共同协调,这对孩子大脑发育非常有益处。
同时,通过爬行,孩子手臂、腰、腿的力量得到提升,身体协调性和平衡性得到锻炼,同时,全身大动作能力也日益提高,这都为行走打下坚实基础。
所以,爬对孩子来说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请别因为怕脏或者为了让他早点学会走而阻止他爬,反而应该多创造空间和条件让孩子尽情地爬,这对TA将大有裨益。
误区二:走路必备学步车
学步车一度被誉为学步神器。很多家长认为,把宝宝放进学步车,不用特别照顾,宝宝不会摔倒,没有危险,还可以练习走路。既省事,又省心。
然而真相是:学步车不仅不利于孩子学走路,还会影响孩子的身体发育。
调查研究发现,婴儿长期使用学步车容易导致“O”或“X”形腿,日后走路姿势也易出现异常,如八字脚、脚尖走路、弯曲走路等。
误区三:怕孩子摔,用学步带拎着走
很多人都觉得,学步带很方便。随时随地拎着,孩子不会摔倒,同时也省力,不用弯腰附身。其实学步带也有不少的弊端。首先,使用学步带的宝宝每走一步都由大人使力,孩子自身的平衡性没得到良好锻炼;其次,长时间使用容易造成宝宝的错误走姿,如走路前倾或后仰、脚尖走路等。
同时,学步带刚好绑在宝宝的胸部,对胸部产生压迫,会影响呼吸,降低肺功能。
误区四:怕宝宝腿力不够,不让走
有些家长因为知道孩子过早站立行走对腿部发育不好,于是他们走向了另一个极端——不让孩子走。
当宝宝已经会独自站立,会蹲下站起,可以控制摇晃的身体,甚至能扶着物品走上一阵,这些都是宝宝发出的信号,他在说:“我已经准备好迈出第一步啦。”但家长却还常常把孩子抱在怀里,生怕TA多走几步会累着。
其实家长的过度保护,并非真的对孩子好。想走不让走,不仅宝宝腿部肌肉得不到锻炼,大脑思维能力也会受到影响。因为0~3岁的孩子是通过身体来学习和记忆的,你限制了他身体运动发育,也就限制了其大脑发育。
误区五:走得好全靠一双学步鞋
只有当宝宝真正学会走路之后,才是学步鞋登场的时候。宝宝还不完全会走路时,光脚才是最好的选择。
用脚趾抓紧地面,寻找平衡和协调的感觉,是宝宝学走路的一个关键点。光脚时,宝宝脚部神经直接感受来自地面的压力,能更好地感知地面高低变化,也能更好地锻炼足底肌肉和韧带,促进足弓的形成。但如果温度太低不适合光脚,那么家长可以给宝宝选择脚底有防滑设计的袜子、鞋底柔软,接近于赤脚效果的软底鞋。
误区六:一见“X”、“O”形就焦虑
刚出生的婴儿多为“O”形腿,也被叫做“钟摆现象”。如果宝妈发现自己家宝宝有这样的情况,也不需要担忧。因为TA可能是延续了在妈妈肚子里的状态,“O”形腿持续到2岁都是正常的。而后随着宝宝走路承重,又慢慢呈现出“X”形腿,这个阶段是2-4岁。经历钟摆现象后,宝宝6~7岁时会变回正常膝直的状态,家长们无需过分担心。
而且孩子初学走路时,踮脚尖走路、内外八字脚等异常步态,大多都是正常现象,一般会在2岁之前自行矫正。如果2岁之后这些现象依然很明显,就需要前往医院做专业检查了。
孩子学走路是一个水到渠成的过程,TA手脚并用地努力站起来、摇摇晃晃地走向你,TA的脸上,绽开了自豪的笑容。从那一刻起,本能就会指引他一步步地走得更稳定、更坚实。
作为父母,我们能做和要做的,真的不多。不过是在孩子蹒跚学步时,张开怀抱接住他;在孩子奔跑跳跃时,陪他一同纵情欢乐;在孩子走向远方时,默默目送他的背影渐行渐远。
今托管提醒各位宝妈奶爸:要重视小孩蹒跚走路,这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欢迎光临 妈咪论坛 (http://bbs.mm-bb.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