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题:
通州城事:李希江传统杨氏太极拳被列为申遗项目
[打印本页]
作者:
hanniuniu12
时间:
2017-4-14 20:52
标题:
通州城事:李希江传统杨氏太极拳被列为申遗项目
北京通州讯经过激烈的竞争,日前,李希江传统杨氏太极拳被初选为北京通州申遗项目,申报资料正在紧张整理中。
李希江,北京通州人,生于1958年,传统杨氏太极拳第五代传人,传统套路杨氏太极拳的继承和发扬者。李希江自幼好武,6岁时即师从八卦掌第三代传人李子鸣先师(1902—1993)学了三年八卦掌和形意拳。九岁时,开始师从张虎臣(1898-1979)学习杨氏太极拳,是张虎臣最小的关门弟子。李希江在继承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又在保持传统原汁原味杨氏太极拳的基础上,对杨氏太极拳有所发扬,被誉为在世的杨氏太极拳一代宗师。
师承关系
自杨露婵始创杨氏太极拳,先传其二子杨班候和杨建候,杨班候、杨建候分别再传至杨少候和杨澄浦、许禹生,至张虎臣已历四代。
李希江师从杨氏太极拳第四代传人张虎臣先师。张虎臣先生通州人,生于1900年,解放前(1930年)任河北省通州市(今北京通州区)国术馆馆长,他一生都在学拳练拳教拳,在长达60多年的习武生涯中,继承挽救了一些濒于失传的杨氏太极拳传统套路和传统技法,点穴手法,导气方法,太极拳内功功法等,张虎臣先生传教的太极拳,始学于许禹生,继学于杨少侯,民国十三年(1924年),又在北京致美楼磕头拜少侯三弟杨澄浦为师。民国十六年(1927年),澄浦师应陈微明邀请南下上海,所以他只师从杨澄甫两年零七个月,其拳技多得自许禹生和杨少侯。 许禹生的太极拳师从杨门二代嫡传杨健侯,亦从杨少侯学,身为杨健侯的弟子,从辈份上与少侯并列,发现少侯有非常技艺,也要执弟子礼去讨教,千方百计学到手,自1912年起,许禹生相继发起创办北平体育研究社、北平体育讲习所、北平行健会,著述《太极拳势图解》,并主编《体育》季刊。体育研究会邀请武林名流演示、切磋技艺,研究武术理论和拳史。杨少侯得技于二伯父杨班侯,性情亦酷似班侯,年过半百,性情更加乖僻刚烈,不善交际,所教家传太极拳难度极大,他传的拳架,特别强调技击实用,推手又哼哈作声,搭手即打即放,在教拳架时就练打法,即散手应用,学员经常被他发出丈外还摸不着头脑,很多学员都被他打跑了,所以他的弟子很少,这可能是少侯之技缺少传人的主要原因,得少侯技最多者当仍属许禹生,张虎臣,少侯在教拳时禀承“我学什么便教什么,我怎么学的便怎么教”的原则,不象现在流行的简化杨氏太极拳为了适应社会各阶层、各年龄段、各种身体状况的学者的需要,将杨氏太极拳的高难动作,或舍去或简化,进行改造,这是简化杨氏太极拳广泛流行的原因所在。但杨少侯拳架保持了杨氏太极拳的原貌,原汁原味,所以要格外珍惜。
李希江传统杨氏太极拳
李希江大师的杨氏太极拳又称传统杨氏太极拳,源头是武当太极拳,拳法有技击架,也叫小快式,太极拳提腿架,太极拳的架子分高平低三种,这三种架子之中,又分大中小三种,大架子求姿势开展,合于养身,为昔日杨澄浦所授,中架子求各式动作,合乎中庸之道,使内劲不致过头,并且绵绵不断,始终如一,为杨健侯所授,小架子求各式紧凑,动作灵敏而迅速,为杨少侯所授,以小架子为最难,每一势都发寸劲,进退步子很小,手与腰腿尤须一致。还传授了太极刀、枪、剑套路,单双龙凤刺,盘罗棍,传统三皇炮捶一至六趟拳劲法,太极拳运气功法,太极拳入门功法。李希江杨氏传统太极拳基本可概括为三个套路。
传统套路108式
又称养生架或正路,共108式,动作必须标准正确,拳架必须符合太极阴阳之理,满足中医经络骨骼学说,才能以意推形,以形导气,以气推形,意气合一,与流行简化太极拳相比能达到更好的健身效果,每个架式都蕴含着深刻的攻防含义,是杨氏太极拳的养生架式。
太极家手
因杨氏家庭只传给家里人,很少传给外人,故名家手,已濒于失传。其特点柔绵见长,处处体现出圆、圈、旋的有机交合运化之势,以腰为轴,带动周身四肢百骸处处划圈运动,大弧带小弧,大圆套小圆,周身形成平圆、立圆、斜圆、八字圆、云圈圆这些圆的运动,肩圈、腰圈、手圈、腿圈,大小圈、横竖圈,圈圈相环相绕,相生相克,是阴阳转换的圆圈,练圆圈柔韧的乱环术的混元整劲,是由陈氏太极拳的练架、基础架、功力架演化完善而来。
小快式
是一代宗师杨露婵创编的,出手即招,招招实用,一触即发,完全是技击实战套路。当年杨露婵名震京师获“杨无敌”称号,完全靠的就是太极拳独有的技击功夫。太极拳外柔内刚,以小制大,以弱胜强,以巧取胜,引进落空,四两拨千斤,太极防身,锦里藏针。
附:太极拳的八大养生功效
天有三宝日月星,人有三宝精气神,太极拳不以筋骨皮为修炼目标,而以精气神为修炼目标。
1太极拳可开发人体第二系统。
人体分为二个系统,第一系统是身躯,四肢,是外形,一般以练力量速度为主,但随年龄增长会逐渐
减弱,男60岁女 50岁力量速度会减弱,举重运动员到一定重量后,再增加重量很难,第一系统有极限,
第二系统为先天内气,人体生物场,比第一系统能量大数十倍,第二系统的开发永无止境没有极限,
练太极就能激发人体第二系统,太极就是大到无边大到极限的意思,先辈将内气修炼的极限用神明二字作为终结
万物生于气,人生病多为气的阻滞不畅所致,练拳可调整和疏导气路,气通畅了疾病自会治愈
2太极拳可用于经络层面的治疗
肌肤腠里的病继续往里走,就会到经络层面上,经络分二个层面,浮支里支,浮支在体表如肺经,手指上的少商穴可用针刺,但里支穴位,如中府云门在胸上的穴位,扎针很危险,只能用锻炼方法活动它,太极拳的某些动作可以活动到这些穴位。病入膏肓形容病很重已无法医治了,膏肓穴是其他运动不容易活动到的穴位,而家手的某些动作就能活动到膏肓穴
3太极拳可增强心肺功能,可调整血压
练太极拳要求含胸拔背沉肩坠肘,可以迫使横隔肌下降,胸腔体积增大,肺叶下沉,展长可达10厘米,增加肺活量,练拳时吸氧量比静坐时多8—12倍,可使头脑聪明,同时腹压增大,静脉回流加快,输通体内千千万万条管道,肌肉每平方毫米有2000条毛细血管,在安静状态下,只有5条毛系血管有血液通过,练拳时会有200条毛细血管打开使用,血液循环加强,心脏功能加强,全身毛窍开合,如沐春风,舒畅无比,北京地区的调查,练太极拳中老年人,血压平均为80—134毫米汞柱,不练的为82—154毫米汞柱,血压平均下降20,因练拳肌肉放松,血管也放松,心境宁静,消除紧张因素,利于降压。
4练太极拳可固肝肾,壮脾胃
肝主筋,肾主骨,脾主肌肉,四肢,腰为肾之府,筋为肝之府,筋长一寸,寿延10年,练拳可练腰腿抻筋骨练肌肉 ,就能固肝肾,壮脾胃
5练太极拳可抑制很多慢性病的发生,去除亚健康,
练拳在外形上要求手眼身法步法配合一致,在内里则要求精气神运用集中,精神集中于大脑某区域,生理学称为诱导现象,大脑这部分处于兴奋状态,其他部分必会减弱,大脑某一区域兴奋加强,其他区域起到抑制状态,可以抑制某些慢性疾病的病灶兴奋,防止慢性病的发生
6练拳可增强人体平衡性,协调性,柔韧性,灵活性
年轻人练太极拳可塑造完美的身材,轻盈矫健的身姿,中老年人练太极拳,可防止骨质疏松,防止骨折,
北京积水潭医院贺良副院长通过临床试验说,太极拳是中老年人最好的运动,可防止50%的摔倒造成的骨折,
闭眼练金鸡独立动作,练太极拳的老年人比不练拳的棒小伙子坚持时间要长,平衡性强
7长期练太极拳可练就金刚之躯
太极拳要求缓柔圆匀,缓慢则呼吸深长,气沉丹田,现代人大多呼吸太浅,就在胸隔以上,一呼一吸太快,
古人一呼一吸平均用6。4秒,现代人平均用3。33秒,呼吸越慢生理周期越长,寿命越长,如龟息法
练拳强调整呼吸,要深缓匀细,
任何组织变均匀后,强度极度增加,生铁经过锤炼其组织均匀可变为纯钢,强度大几百倍,肉体凡胎长期均匀而深沉的太极拳锻炼可变为金刚之躯
8修身从修心开始,太极拳可修心养性,塑造完美人生
很多人追求外在的功名利禄,诱发了对生命无尽的贪念,人被欲望催动着,或贪婪或愤怒,欲望太多,速度太快,失去了自身的平衡,太极拳就是根据中国古典哲学阴阳平衡的原理用之于拳理拳法的拳种,太极拳的精髓是和协,通过太极拳的修练,肢体放松,促进精神上的放松,精神愉悦,减轻心理压力,心境宁静,促进心理平衡。
上善若水,最高的善象水一样,水是流动的太极,似水的太极拳,舒缓时似水之流动,连绵不断,
水是最柔软的,水的品格是顺势而行,随遇而安,滋润万物却不与万物争高低,练太极拳就是塑造我们象水一样的良好品格,塑造完美人生
欢迎光临 妈咪论坛 (http://bbs.mm-bb.cn/)
Powered by Discuz! 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