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新春好“礼”人欢喜

春节就要到了,各家总免不了走亲访友,谁不希望跟在自己后面的宝宝是一个彬彬有礼、受人欢迎的好孩子呢?可是宝宝往往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令爸爸妈妈伤透脑筋。

  作为社会交往的一种形式,做客可以增加宝宝的社会经验,锻炼社交能力,养成宝宝开朗合群的个性,可谓益处多多。爸爸妈妈只要引导宝宝学会并使用良好的做客礼仪,就可以使宝宝成为懂礼貌、受人欢迎的小主人或者小客人,可不要因为出现许多意想不到的状况而轻易放弃哦!

  当有人来宝宝家做客……

  案例一:宝宝不愿意开口叫人

  每次听到别的孩子大大方方地叫她“阿姨”的时候,顺顺就感到既羡慕又自责,因为自己的儿子今年两岁多了,熟人到家里的时候从不喊人,令她非常尴尬。她教育了他很多次,可他就是不改。顺顺平时对客人是很热情主动的,但儿子不喊人,让她觉得在客人面前极没面子,因为别人一定会觉得她的儿子很没礼貌、很没教养,并觉得她这个做妈妈的没有尽心尽责地教育好孩子。

  原因分析

  宝宝的成长是一个社会化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他们逐渐学会约定俗成的人际交往模式,成人可以给宝宝树立良好的榜样。2-3岁是孩子语言发展的关键期,此时的宝宝变得特别喜欢说,词汇量迅速增加,基本理解常用的简单句型,并能用简单的复合句来表达意愿,言语的发展促进了自我意识的萌芽。

  一项针对1000多户的家庭调查显示,2-4岁的幼儿中,80.2%已有相当强的自我主张意识,越来越多不到2岁的孩子已经有了逆反情绪。随着自我意识的逐渐形成,宝宝开始有了属于自己的想法。他们悄然告别了“惟命是从”的年代,自己拿主意来决定该干什么,自己作决定,不要那么听话地叫人啦。

  当宝宝不愿意开口叫人,父母不要表现得过于急切,甚至“威逼利诱”,这样更容易激发宝宝的逆反心理。有的父母往往会这样说:“叫了阿姨才有巧克力吃。”“宝宝越来越不乖,不肯叫人,妈妈不喜欢你了。”诸如此类的说法都会给孩子一种逼迫他的感觉,往往适得其反。

  支你几招

  1、带宝宝外出时遇到熟人,您就坚持跟别人打招呼,给宝宝树立良好的示范作用。

  2、遇到同事和亲友时,要很正式地把宝宝介绍给他们,同时也把对方介绍给您的宝宝。

  3、告诉宝宝,社交性问好的形式有很多,友好地注目、点头、微笑、握手、寒暄等等。表扬宝宝良好的社交行为要具体,比如:“你会跟别人点头了,我真为你高兴。点头也是向别人问好的一种方式,以后你长大了,还会学会其他的方式。”

  4、如果有其他小孩同时在场,而这个孩子很乐意叫人,就适当地表扬大方叫人的孩子,利用宝宝好胜争宠、酷爱模仿的心理打开金口。

  案例二:宝宝有点“人来疯”

  小杰平时表现很正常,可是每当家里一有客人来,就像个小皮猴似的,又蹦又跳,异常兴奋,并且谁的劝告也不听,令妈妈非常头痛。有一次孙阿姨来家里玩,小杰一下跳到沙发上,把沙发布使劲揉了又揉,接着拿过玩具枪挥来舞去,一不小心碰到孙阿姨的胳膊,“哗啦”一下,她手里端着的茶杯泼出水来,溅到了衣服上。

  小杰一见不妙,悄悄缩到自己的小房间去了。妈妈连声抱歉,孙阿姨嘴上说“不要紧”,脸上到底笑得挺尴尬。妈妈气坏了,这孩子平时好好的,怎么家里一来客人就这样呀?

  原因分析

  从客观上说,是由于孩子的大脑皮层发育尚不完善,稍加刺激就容易兴奋,而孩子又缺乏自我控制能力。特别是有的家庭不常来客,一有客来对孩子的刺激就更强烈。另外,父母只顾招待客人而冷落了他,这时孩子就会故意做些一反常态的举动表示不满。

  从主观上说,孩子的行为习惯较差,不懂得应该怎样面对客人。而且感觉有客人在,父母不好意思训斥自己,因此更加放肆。还有的则是孩子表现欲较强,喜欢在众人面前表现,又不会掌握分寸。

  支你几招

  1、行为训练法。经常带孩子外出交往,学习待人接物的方法及礼貌行为。在家中,则要培养孩子独立游戏、不纠缠大人、不妨碍大人做事的习惯。

  2、暗示法。可以向客人介绍一下孩子的基本情况,稍加夸奖与鼓励。如“我家宝宝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最会自己玩了”等。当宝宝仍按捺不住兴奋时,可以继续暗示:“客人阿姨最喜欢听话的孩子,快去自己玩吧!”同时可以用较严厉的目光或稍用力地拍孩子的肩膀,暗示自己的不悦。

  3、疏导法。事先安排好有趣的事让孩子暂时回避,如去邻家或门口玩。当孩子没地方去时,也可以取出孩子最喜欢的玩具或图书,并把糖果点心拿些给他。对于表现欲较强的孩子,客人来后,也可以让他适当地表演一些小节目,如唱歌、背诗、弹琴等等。

  4、奖惩法。客人离开后,可以和孩子认真谈谈孩子刚才的表现,好的或知道做错的应及时给予奖励,差的要批评或取消本来要带他去公园的约定等。

  案例三:宝宝对小客人没礼貌

  爸爸很伤脑筋,不到3岁的青青对家里来的小客人常常没有礼貌。比如上次,方叔叔带着女儿小琳到青青家来做客,爸爸特地准备了些好吃的东西,还从玩具箱里翻出了几个漂亮的布娃娃给小琳玩。“这是我的!”青青一把从小琳手里抢过布娃娃,很不满意地撅起了嘴。爸爸刚拿过一块巧克力给小琳,青青赶忙抓起剩下的几块巧克力,全藏在了裙兜里。爸爸生气了,但又不能当着大家的面严厉地指责她,真不知道如何是好。

  原因分析

  学龄前儿童都是以自我为中心,特别是独生子女,已经习惯了自己是大家关注的焦点,所有的东西都是一个人拥有。小客人一来,爸爸妈妈把最好的东西都让给小客人吃,把宝宝的玩具都让给小客人玩,宝宝觉得以自己为中心的格局被打破了,爸爸妈妈不再关心他,就会产生逆反心理。当和小客人在一起的时候,宝宝想要控制一切东西,不允许别人染指,容易形成“霸道”的局面。

  支你几招

  1、父母要帮助宝宝发掘玩其中某一件玩具的乐趣,不能让宝宝把所有的玩具都独占。

  2、如果小客人比宝宝小一点,可以称赞宝宝强壮、聪明、灵巧,把宝宝提高到大哥哥大姐姐的位置上来,让宝宝把玩具分给小弟弟、小妹妹。如果小客人比宝宝大一点,就可以说哥哥、姐姐给你玩一个花样,这样可以把玩具给别的孩子。

  3、你可以对孩子说:“客人来了,请宝宝帮助妈妈给客人送拖鞋好吗?”之类的话,让他帮忙做点事情。这样孩子会感到很满足,努力地表现好一些。

  4、不要当着客人的面过分夸耀别人的孩子,伤了宝宝的自尊心。可以向客人介绍一下宝宝的情况,稍加鼓励,比如说“他是个非常懂事的孩子”,再霸道的孩子听了夸奖的话也会稍微收敛。

  当宝宝到别人家做客……

  只有不合格的父母,没有不合格的宝宝。只要爸爸妈妈平时以身作则,并且给予宝宝足够的耐心指导,相信每一个宝宝都会成为受人欢迎的小客人。

  做客前

  1、向孩子提出要求,明确在外做客时应有的文明礼貌。要让孩子知道在外面做客和在家里不同,别人家的东西未经允许不能随便乱拿乱翻。

  2、给孩子介绍去做客家的情况,特别应介绍对方小主人的情况和如何称呼等基本情况,如对方是哥哥姐姐要尊敬,是弟弟妹妹要爱护。

  3、指出孩子之间玩耍时,小客人一定要尊重小主人的意见,多用商量的口吻,如:“好不好?”“可以吗?”“我能玩一会儿吗?”并可根据自己孩子的个性特征给予重点强调要求。如孩子平时好强,事先就要告诉孩子玩的时候要谦和、忍让;有的孩子较胆小,父母要鼓励孩子不要害怕,如“大哥哥很喜欢你,我相信你会和他玩得很开心”。

  做客中

  做客过程中父母也要关心自己的孩子,不能任随孩子自己玩,放手不管。可从侧面观察孩子在玩耍中的情况,作一些适当的指点、暗示,帮助孩子矫正一些不适宜的言行举止。如果小伙伴之间发生了争吵、矛盾,可以在大人的提醒下,让孩子自己去解决。如果发现是自己孩子做得不对,也可把孩子带到一边慢慢讲道理,善意地提出批评,并指导孩子该怎么做。如果发现错误不在自己孩子并吃了亏,也要心平气和地对待,告诉孩子“你没有错,但我们是客人,能谦让就谦让”。要真是没法一起玩,暂时可把孩子带开。

  做客后

  对孩子在做客时的表现要及时地评价,明辨好的行为并加以肯定,不对的行为今后应该怎么做。如果孩子的表现实在令人失望,再三告诫也不听从,也可以取消下次做客机会,并明确告诉孩子“等你知道怎样做客时,我们才能带你去,否则人家不会欢迎你的”。

  测测孩子的社交能力

  以下是美国的心理学家对幼儿社交能力发展的测试题,谈不上“及格”或“不及格”。如果您的孩子只符合其年龄阶段的6条标准中的一条或两条,甚至一条也不沾边,您也不必忧心忡忡。孩子的可塑性是非常强的,您只要加以正确引导,他的社交能力自然而然地会与日俱增。

  2~3岁

  1、会说“谢谢”、“再见”、“晚安”等问候语;
  2、能与爸爸、妈妈等亲人表示亲近;
  3、能对包括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在内的老人表示礼貌;
  4、至少拥有一个友谊已维持了3个月以上的朋友;
  5、能主动欢迎来访的小朋友;
  6、能微笑着和客人说话。

  3~4岁

  1、至少拥有一个好朋友,而且友谊已保持了6个月以上;
  2、掌握了“爸爸”、“妈妈”、“爷爷”、“奶奶”等至少10种不同的称谓;
  3、能够根据来访的陌生客人的年龄、衣着、装饰等因素准确称呼叔叔、公公、阿姨、哥哥、姐姐等(正确率应在80%以上);
  4、能对包括幼儿园老师、邻居在内的长辈表示尊敬;
  5、愿意把自己的食物或玩具让小朋友分享;
  6、能用温和的口吻说话。

  4~5岁

  1、能自然地和异性小朋友接触,甚至还乐于跟大人交朋友;
  2、当小朋友有困难时,能主动提供帮助;
  3、如果做错了事情,会主动认错或向对方说“对不起”;
  4、如果父母双亲生病,能主动表示关切;
  5、当大人不在家时,能恰当地接听打给大人的电话;
  6、学会了与人商量的初步技巧。

  5~6岁

  1、已经拥有至少1个可以交心的知己,并注意学习小伙伴的长处;
  2、当别人做了对不起自己的事时,能宽容地原谅对方;
  3、会祝贺小伙伴取得的成功或成绩,并由衷地感到高兴;
  4、能分担别人的不幸或痛苦;
  5、对乞丐、流浪者等地位低下的人也能表示应有的尊重;
  6、学会了“察言观色”,即开始理解他人传达的非语言信息,如表情、语调、手势、眼光等。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