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瑞士米高小提示:这些小物件让宝宝的安全升级再升级!

2015年3月,国家质检总局发布关于儿童滑板车的消费预警。近年来涉及儿童滑板车的伤害事故频发,2014年部分玩具生产企业因其生产的产品存在安全隐患而实施的召回活动已达4起,召回数量达5000件。

儿童滑板车导致儿童伤害的原因如下:一是市场上销售的部分儿童滑板车产品由于设计制造原因存在安全隐患;二是儿童在使用过程中,没有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如头盔、护膝、护肘等。家长可以加强孩子的安全意识,指导孩子在使用滑板车的过程中佩戴安全防护设备。而设计上安全隐患,则需要每个生产厂家在生产过程中自觉自律。

我们先来看看一个好的滑板车的几个考核指标:
1.踏板:劣质的滑板车踏板可承受的重量小,成年人一踏上去便弯曲,踏板弯曲足以影响整部滑板车结构,从而令玩者不能得心应手甚至产生危险。对成人滑板车而言,一般安全踏板可承受100公斤以下体重,儿童滑板车则最高可承重60公斤。
2.车轮:车轮多用PU吸震胶制造,如果使用次数不算多(约1星期两次),最好每半年换一次,如使用次数频繁(约1星期5次),最好每3月就要换一次车轮。
3.刹车:刹车设在后轮顶部,买前要用脚踏一踏,检查刹车是否活动自如,而且玩时最好配合正确姿势。
4.弹簧:在车轮上加弹簧是最新滑板车的改良设计,可协助操纵者完成高难度动作,同时亦有助于车身稳定性。
5.扶手:海绵可有避震作用,而且有吸汗防滑功能,劣质的扶手海绵比较易损坏。

“前些天刚买的,才玩了两三次,现在车把转向就不顺滑了,踏板也有些变形!”消费者田女士在接受采访时表示,“价格很便宜,才六十多元,但是没想到质量这么差。”

很多花几十元到百元左右购买儿童滑板车的消费者都遇到了类似的问题,有的车仅仅使用了几次,车把、车轮轴承等关键部件就出了问题,还有的滑板车底部踏板用料很差,轻微撞击后就出现开裂或变形的情况。

据了解,这些质量比较差的滑板车有些是在社区广场、公园门口的路边摊购买的,也有很多是通过网上渠道买到的,但是有一个共同点就是,产品通常没有正规的品牌、包装及组装说明书,属于不规范的产品。

除了滑板车本身的质量外,在使用过程中孩子应当佩戴相应的安全防护设备。小物件,大作用。一起来看看有哪些小东西可以让孩子的安全多加一层防护。

1车铃
首先是车铃。有些滑板车并未配备车铃,尽管车铃并不是一项必须的要素,但有了它,孩子在使用过程中可以更安全。遇到前方有人的时候,可以提前以车铃提醒,减低发生碰撞的几率。另外,好看的车铃还能成为一个炫酷的装饰品。

2儿童头盔
许多人会觉得小孩子带头盔萌萌哒,事实上儿童头盔既中看又中用。质量上乘的儿童头盔采用进口材料,外围是重量轻而坚硬的塑钢外壳,既能保障安全又不会让佩戴者产生不适。专家建议在选择头盔是要根据孩子的头围选择合适的尺码,防止因为太松或者太紧而导致的保护不当。

3护具
儿童的关节较成人脆弱,在发生碰撞时,往往首先伤害到孩子的关节部位。护具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大部分父母在看护孩子运动时,都会为其配上相应的护具。儿童安全护具包括护膝和护肘,可以为孩子的膝盖和手肘提供周全的保障。父母应培养孩子佩戴头盔和护具,从小养成安全运动的良好习惯。

4把手
尽管把手的重要性总是被忽略,但小编还是要告诉大家滑板车把手的部分非常重要!一个质量过硬的把手首先是材质安全的,有毒有害的橡胶把手有可能会让孩子的健康受到影响。其次,一个防滑吸汗的把手也能增加孩子的安全系数。最后,建议定期对把手进行消毒和清洁,防止细菌的传播。

以上图片由瑞士米高micro提供。成立于1996年,瑞士米高micro始终保持滑板车领域的最高销量。了解更多相关内容可以关注米高微信号:micro_002或扫描二维码。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