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列表 发帖

如何破解“看病难看病贵” 三甲医院被曝竟是私企?

健康问题,是每个人民切身利益,如何有效破解“看病难看病贵”,一直是我国攻克的问题之一。
  
  
  
  但我国地大人多,优质的医疗资源总量相对不足,所以容易出现分布不均衡的问题出现,从而导致医疗服务体系格局和人民群众看病就医的需求之间出现了不适应和不匹配的情况,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加快线上互联网医疗尤为重要。看病救人这个事情本来就是争分夺秒、至关重要的,但万万没有想到现在还需要花时间去甄别医院。最近在有网友“力笔如刀”发帖表示“三甲医院被曝竟是私企”,引发持续热关注。
  
  
  
  起初是一位题主家人得了肿瘤,想寻找一家靠谱的大医院进行医治。于是,搜到了一家号称华北地区规模最大的肿瘤诊治研究创新中心的【中国医学科学肿瘤医院廊坊院区】,又查了下医院的资料,发现这家“国字头”的三甲公立医院,竟然是只有200万开办资金的民办医院。
  
  于是一篇随处可见的求助帖,在网友的调查下,逐渐发展成一部大型反腐悬疑连续剧,网友们纷纷开始讨论这家医院还有哪些不为人知的蹊跷之处。
  
  
  
  
  
  一个民办非企业单位戴着中国的名头,不怕重吗?中央政府门户网站关于申请成立民办非企业单位办事指南第三条是怎么规定的?怎么注册通过的?
  
  搜索这家医院的立项公示信息,发现设置单位这里,一个是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全国最好的公立医院。而中冶吉信是一家国有的投资机构,而两家国企的孩子,为什么是私企?就好像一对华人夫妇生出来一个黑孩子那么荒诞。
  
  这个问题就很有意思了。
  
  
  
  网友给出的答案是:为了躲避政府监管,侵吞巨额国有资产。
  
  一个很简单的常识,公立医院是事业单位,是有上级政府部门进行严格监督管理的,公立医院的营业收入和支出,都不是随便进行的,有严格的监督管理。而民办医院在这方面就相对宽松,比如他的看诊费治疗费可以定价高一些;他的招标采购自主大,这里面就存在着灰色空间,可以进行利益输送。
  
  而中冶吉信的内部构成,也是疑点重重。
  
  中冶吉信的副总经理华锋,履历造假,违反《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有滥用职权、利益输送的嫌疑。在担任哈尔滨盟科上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2007年成立,注册资金2亿元)法定代表人期间,曾被列为失信被执行人。
  
  
  
  中冶吉信的法定代表人、董事长兼总经理付列武,同时他也是康和信的法人、董事长兼总经理。
  
  在他成为中冶吉信和康和信两家公司的一把手的一周之后,康和信就全资收购了一家个人独资企业北京康养建筑设计咨询有限公司。被收购的北京康养注册资金是500万,法人是付红英,付列武的亲戚,监事是付列武自己。
  
  
  
  在康养被收购一周后,北京康养出资2.98亿收购了吉林信托持有的中冶吉信的全部股份。同一天,康和信又出资2.98亿收购了北京康养持有的中冶吉信的全部股份。
  
  
  
  付列武作为一把手掌管康和信,收购自己亲戚开办并且自己也是高管(任职监事)的公司,这严重违反了《国有企业领导人员廉洁从业若干规定》,典型的滥用职权、损害国有资产权益。而这一系列奇葩至极的操作,也不禁让人怀疑,中冶吉信真的是国企吗?
  
  说到这里,还不得不提到一个人。
  
  前面图片显示的河北院区工商登记中的200万开办资金,是个人无偿捐赠的,这个人就是医院的举办者之一,中冶吉信的股东、康和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陈颖。
  
  一个国企的法定代表人,为什么要以个人身份给一家医院捐赠200万开办资金呢?两个国有单位合办医院,为什么开办资金一分钱都不出?
  
  而这位陈颖,在2021年9月初还是一家私人美容院老板,但在9月下旬,就摇身一变成为注册金3.6亿元的国企康和信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兼董事长,又于一个月后成为了河北医院的实控人。今年8月,她她又注册了一家私人餐饮公司(哈尔滨稚禾餐饮管理有限公司),并担任代表人。
  
  那么她为什么只出资200万就可以成为国内最大投资近百亿的河北医院的实控人?一个国企的负责人又为何兼任私企职位?
  
  推测陈颖一定不是体制内上来的,想必康和信这家公司也是问题多多,且种种迹象也一定和公立医院背后的大佬息息相关。
  
  除此之外,这所医院的疑点还有很多。目前,在知乎已经检索不到这篇帖子,只能通过链接才能打开,廊坊院区的百度百科也整个消失了。原本计划于上半年投入使用的医院,网传也因为一些复杂的内部原因开业困难,一系列连锁反应使这个事件变得更为离奇。
  

返回列表